4月13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生态环境部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名义致函各省(区、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下简称督察)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推进重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复工复产,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的114项重大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2515.4亿元。
按照有利于拉动市场投资,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满足民生需要的总体要求,环境部组织对各地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以下简称长江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方案进行分析,梳理出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的114项重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项目清单,并就投资落实和工程进度情况与各地分别进行了核实。
114项重大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2515.4亿元,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投资1249.3亿元。其中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97个;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矿山、湿地、林地、受污染土地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项目13个;企业新址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企业生产经营急需、急盼的工程项目4个。
澎湃新闻注意到,这些项目既包括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整治、内蒙古自治区“一湖两海”治理、云南省洱海修复治理、陕西省秦岭修复等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十分关心,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也包括河南省内黄县陶瓷园区清洁燃气集中制气项目、广东省练江流域纺织印染企业集中入园工程等直接关系相关企业复工复产的建设项目,均为督察整改和长江警示片整改的重点任务。
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这些项目大多已开始复工准备、后续资金已落实,具备全面复工复产或加快推进建设的条件。因此,环境部在致函时强调,对已开始复工复产的项目,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物资和人员,尽可能恢复正常工程进度,努力达到原定计划目标;对尚未复工复产的项目,要抓紧筹备,尽快打通工程实施“堵点”,补上“断点”,尽快实现复工复产;要把握督察和长江警示片整改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统筹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保障整改效果。
下一步,环境部将继续加强与地方沟通,做好情况调度分析,积极推动上述项目实现复工复产或加快工程进度,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截至2019年底,第一轮督察整改方案明确的3294项任务,已完成整改2226项,占比68%;2018年和2019年长江警示片披露315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44个,占比46%。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