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水务要闻 >> 

环境损害鉴定难:历时9年曲靖铬渣污染案调解结案

时间:2020-08-11 13:15:56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高佳

在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下,目前铬渣污染治理的主要部分已经完成,14万吨铬渣山已全部移除。“重新回到调解的谈判桌上,最重要的前提是曲靖铬渣污染场地已基本完成了漫长而艰难的污染治理”,自然之友方面表示。

环境损害鉴定难题仍未解

遇到鉴定难题的环境诉讼案并不少见,杨洋代理的另一件环境诉讼“恭城山地污染案”也曾遭遇同样困境。

广西桂林恭城一家矿企1988年开始开采铅锌矿,尾矿库建在老虎江的一条源头溪谷中。由于堤坝高度有限,每到雨季,含有重金属残留和化学药剂的尾砂就直接从坝内溢出,污染水源。周边的几个村庄水田已经因此荒废许久,2017年3月,自然之友向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2017年4月,法院予以立案受理。

“立案后,我们联系到北京一家做环境损害治理评估的鉴定中心,对方报价大约是190万元,我们凑了很久只能支付60万元。”杨洋说,“这个案子到现在还没结,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鉴定内容不细致,导致鉴定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对于环境损害鉴定遇到的困境,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对记者表示,“从本质上讲,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公益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一定会遇到这个问题。”

马军指出,环境公益诉讼中的损害认定专业性很强,又要做到流程严谨,鉴定成本必定会高,而且既然采用诉讼的形式,要有一方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数额又普遍较大,那么证据一定要确凿,耗费长时间搜集让人信服的证据也不可避免。因此环境公益诉讼一般都会出现耗时长、成本高的情况。

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后,社会组织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在开展环境公益诉讼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环境公益诉讼的高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消磨着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热情。

2017年7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部李娜曾在一次研讨会上透露,以绿发会的一个普通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为例,动辄上百万的投入并不少见,这对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困难。当需要评估的生态环境损害问题比较多时,如果都由原告来承担,对公益性质的环保社会组织而言便是雪上加霜。

针对环境公益诉讼中鉴定难的问题,2019年5月,司法部也曾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鼓励引导综合实力强、高资质高水平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在不预先收取鉴定费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受理检察机关委托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未预先收取的鉴定费待人民法院判决后由败诉方承担。

“这项政策针对的是受检察机关委托的案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组织比检察机关的经济实力更弱,我们也十分希望这个政策能够涵盖到环保组织提起的诉讼。”张伯驹说。

但是王灿发并不看好该项政策的可操作性,“环境损害鉴定成本高,有的案子耗时又久,即便是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要让鉴定机构做免费检测也是很难的。”

在“曲靖铬渣案”签订调解协议后,2020年7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在检察日报上撰文也提到了公益诉讼领域存在“鉴定难”问题,他提出,“可以建立国家性和公益性的鉴定机构,凡符合条件者均可免费获得鉴定,其成本由财政统一支付,公益诉讼面临的鉴定难题将迎刃而解。”

“这是一种选择,但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王灿发说,“财政拿钱建立公益机构,不免涉及到建在哪的问题。是建在省一级还是市一级?是由原告地方的鉴定机构来鉴定,还是由被告地方的机构来鉴定?”他认为,要解决环境公益诉讼中鉴定难的问题,还有别的思路可尝试,“比如建立专项基金,从公益诉讼得到的赔偿金中拿一部分出来,放到基金里,凡是提起公益诉讼需要鉴定的,都可以向基金申请,等官司赢了以后,再把这个钱还给基金。”

在目前阶段,王灿发认为,也有更切实、系统的措施来改善“鉴定难”问题。他指出,首先要规范环境司法鉴定机构的收费制度,其次是要多发展鉴定机构,鉴定机构多了以后,充分竞争,鉴定价格才能降下来。在鉴定机构无法快速增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全国建立两、三个公益的鉴定机构,它可以有基金会的支持,也可以有政府的资助,但一定要保持中立性,不受任何机构或者部门的控制。

上一页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