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考察调研并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市黔西县,实地察看乌江六冲河段生态环境。
通过这张图片可以看到,站在习近平总书记两侧的分别是担任贵州省委书记不足三个月的谌贻琴和刚担任贵州省省长的李炳军。这是贵州省党政“一把手”履新后,以新的身份陪同习近平总书记的首次调研。习近平一来到贵州就前往乌江六冲河段视察生态环境,时刻提醒地方父母官,要时刻把生态环境作为“国之大者”来抓,更要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乌江对贵州的生态环境保护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为何又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贵州之行视察生态环境的首选地呢?
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乌蒙山东麓,以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万平方公里成为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它以近四成的省内面积承载贵州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是贵州的“母亲河”;它是国家重点流域三峡库区上游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控制单元,是全国的生态河。
然而,就在长江上游这样一个生态屏障的流域内,拥有着全国第三的磷矿储量,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磷化工生产基地。据公开数据显示,乌江沿岸磷矿渣累积堆存量达到1.2亿吨,受地貌特征影响,部分磷渣污水通过地表水流入乌江,致使乌江总磷严重超标。
2017年4月26日至5月26日,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对贵州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督察组在向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反馈意见中指出,由于企业污染整治不彻底、源头控制不到位,流域沿线磷石膏渣场渗漏排放严重,导致乌江流域总磷污染问题较为突出。2017年一季度,乌江干流沿江渡、大乌江镇、乌杨树断面总磷浓度同比上升20.2%、26.0%、44.1%;乌江支流瓮安河、洋水河、息烽河长期为劣Ⅴ类水体。乌江等重点流域库区网箱养鱼实际面积远远高于规划面积,呈无序发展态势,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贵州等10个省份进行督察“回头看”。同年11月21日,督察组通报了贵州贵阳市开阳县洋水河流域总磷污染问题敷衍整改的典型案例。
通报指出,开阳县通过直接添加絮凝剂的方式降低洋水河进入乌江干流前的总磷浓度,总磷通过絮凝剂沉降后仍留在河道中,并未有效清除,一旦遇到降雨等因素导致河道水量较大时,沉降下来的磷污染物仍将会冲入乌江干流,同时,该流域7家磷矿开采企业和1家磷化工企业,没有按照“一矿一设施”规定推进落实,洋水河总磷污染问题实际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为让乌江一江清水向东流,贵州铁腕治污、腾笼换鸟,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十三五”期间,贵州出台磷石膏“以渣定产”政策,按照“谁排渣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从制度上倒逼企业加强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从而减少磷石膏堆存。同时,贵州磷化集团还将磷石膏改性后用于矿井充填置换矿柱,使磷石膏逐步“变废为宝”。
截至2020年9月,全省磷石膏产量876.56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68.44万吨;利用处置869.7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468.71万吨;利用处置率99.22%,比去年同期提高56.82个百分点。
另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全域取缔网箱养鱼。网箱养殖是导致乌江流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取缔网箱养鱼对维护贵州的水生态环境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十三五”期间,贵州成立了网箱取缔工作专班,制定方案,倒排工期;明确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负责取缔的主体责任和完成时限,签订《防止网箱反弹责任书》,建立渔政执法常态化机制;科学制定了《百姓富生态美万峰湖发展规划》,帮助“上岸渔民”发展生态渔业、蔬菜、水果、畜牧养殖等产业。
在这些铁腕手段下,截至2019年11月,贵州已实现乌江全流域“零网箱”。
此外,贵州还积极加强乌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等举措,在这一系列组合拳的有力推动下,乌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六冲河、洋水河、息烽河、瓮安河等主要支流水质明显好转。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修复,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实施乌江流域、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相信在多方努力下,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贵州之行看的这条生态河,也将承载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美满的生活。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