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具体到长江保护,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迫在眉睫?
周洪宇: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作为“母亲河”,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对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举足轻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对长江的索取和破坏日益显现,“母亲河”水生态面临巨大挑战。长江流域各类水问题相互交织存在,加之水资源配置开发不合理、部分支流和湖泊污染问题突出,长江水生态受损严重。
长江大保护该如何保护?我迅速召集湖北一批水利和生态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中科院和省民进的专家研究。大家一致认为,生态保护是湖北水利和环保的传统优势领域和议政建言的重点。
图片南通狼山港码头。南方周末记者刘佳 摄
记者:关于制定长江保护法的议案是怎样形成的?
周洪宇:在与各方面专家学者座谈和实地调研后,我对2005年曾提过的大江大河法有了不同思考和想法,我认为江河保护也要分门别类提出。
由此,在2017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我提出了“关于制定长江保护法的议案”。
记者:之后你还做了哪些推进工作?
周洪宇: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我又联络组织30名代表联合提出“关于尽快制定长江保护法的议案”。
建议国家加大推进长江保护法的立法进程,尽快将长江保护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中的优先项目,并建议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牵头组织起草工作,建立长江保护法立法起草研究联席会议制度。
记者:这一议案得到哪些相关的反馈?
周洪宇:这一议案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2018年7月25日至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率调研组来到湖北,就长江保护立法工作和水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并召开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办理会议。我所提出的关于尽快制定长江保护法和湿地保护法的议案得到全国人大回应,正式列入立法规划。此后我参加了一次次审议并积极发表意见。
记者: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审议是怎样的?
周洪宇: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从2019年12月开始第一次审议长江保护法到2020年12月审议通过,我参加了3次审议的完整过程。
印象最深刻可能还是第一次审议。第一次审议的时间是2019年12月27日,我在第四组第八位发言。因为发言的人都很踊跃,抢到发言的机会很不容易。我主要围绕长江保护法的立法定位、顶层设计、法律责任、执法监督等问题发表意见。
根据会议记录,我首先提出长江保护法应是长江大保护的根本大法,与已有的四部涉水法律即水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相比,前者都是一般法,而长江保护法属于流域立法,是特别法、专门法、保护法。它应该突出强调调整具体的特定问题,而非普遍问题。
记者:当时的草案中提出建立长江流域的协调机制,审议中有没有更具体的讨论?
周洪宇:当时我指出长江保护法应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顶层设计。草案中提出建立长江流域的协调机制,这很好,但要明确这个协调机制的性质、内涵与运作方式。
此后的第二次、第三次审议,我也分别就设立长江生态环境法院和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增加司法公益诉讼有关表述、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发表了意见建议,其中不少都得到采纳。常委会对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十分重视,凡是合理的都尽量吸收。
记者:你是武汉人,对长江的记忆是怎样的?
周洪宇:我父母都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我从小就在长江科学院的大院里长大。作为在武汉长江边长大、生活、工作的一代人,我们有着更加切身的体会。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在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中,小时候长江的水是清澈的,长江两岸还有很多的柳树。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长江边上走一走,听江水的奔腾声、轮船的汽笛声、江鸥的鸣叫声。
从武汉长江大桥俯瞰临江大道。(南方周末记者马肃平/图)
记者:现在有了第一部流域保护法律,你对长江保护法的正式实施还有哪些期待?
周洪宇:“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自然风景优美,而且是中华民族的经济大动脉。长江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将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长江的生态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