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务大会
|
中国水协
|
新闻
|
专题
|
企业之窗
|
求职招聘
|
会展
|
招标信息
|
行业分析
|
专家
|
书籍
|
行业图纸
|
论文下载
|
软件
|
学术论坛
|
行业手册
|
点评
|
留言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
会员
|
资料搜索
|
业内辩论
|
投稿
|
服务
|
友情链接
|
English
|
张杰,1938年生于辽宁省本溪,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委员,1962年毕业
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专业。1983年至1985年就学日本大阪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即任中国市政
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直至1998年。1999年回母校工作,同时兼任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名誉院长,顾问总工程师。主持和完成长春、大连、沈阳、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城市重大给排水工程设计数十项,
推动了寒冷地区给排水工程技术的发展,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主编《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2)
排水工程》、《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设备》、译审《新活性污泥法》等。
·
水的健康循环是循环型城市的基础
本文从人类社会用水历史的发展和物质循环的实际规律出发,
指出解决水危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
起健康的社会水循环。在实现水系统健康循环的基本策略中,
城市范畴上的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即再生水供应系统是关键,
是我国水环境恢复的切入点。
·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再生水有效利用的每一点实际进步都是对地球环境、人类进步
的贡献,推进污水深度处理和普及再生水利用是人类与自然兼
容协调,创造良好水环境,促进循环型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
·
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原理和特点,对曝气生物滤池的结
构形式、功能、启动和滤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进行了综述
.
同时提出了曝气生物滤池今后的研究方向。
“八五”期间完成了《生物固锰除锰技术研究》,在国内
外首次提出生物除锰机制,并应用于工程实践,纠正了传
统误区,解决了半个多世纪来地下水除锰难题,确立了生
物除锰技术,改变了众多水厂只能除铁不能除锰的现状,
使我国在该领域跃居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发了城
市污水净化再生全流程,主持创建了国内首座污水再生
水厂,被评为“八五”全国优秀示范工程,并获建设部
1996科技进步一等奖,开创了我国城市污水回用事业,并
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开发了无氧——好氧活性污泥清除
磷技术,在普通二级生化处理中可同时完成 去除 营养盐
磷的任务,而且污泥不膨胀,管理方便,出水水质良好,
有替代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必然趋势。
·
国内外专家献策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张杰院士“指点”郑州供水安全
·
征润洲污水厂处理能力将增至每天18万吨
·
我国“水环境安全关键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新型絮凝剂
·
生命之源的保护神记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杰
·
哈工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捍卫水安全
·
全国排水委员会年会在厦门拉开帷幕
·
水环境恢复困局待解--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
·
江苏镇江征润洲污水处理厂将扩建
·
我国攻克生物水处理剂规模化生产的世界性难题
·
国家级供水研究项目在深圳验收
·
中国首部海洋生态调查指南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
水健康循环原理与应用
》 《水质工程学(普通高等教育教材)》
邵益生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兼任建设部
城市水资源中心主任、建设部城市GI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李
圭白
:哈工业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院院士,全国高校给排水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是我国最早研究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的学者。
底文件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城镇水网 京ICP备0702468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