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泰和县推广水稻节水技术年节水2800万方
江西省泰和县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在水稻种植上积极创新耕作方法,推广节水栽培技术,每年仅稻田生产用水一项,就节水2800万立方米,相当于县城10万居民年用水总量的6倍。
随着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日益上升的巨大耗水量引起了泰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水稻生产是全县耗水最大的环节,全县有水田60多万亩,使用传统淹灌方式,年亩均耗水量450立方米,按全年水稻播种面积110万亩计算,一年总耗水量接近5亿立方米,占全县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70%以上。2004年6月,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落户泰和,该县抓住这个契机,全力推广水稻综合节水栽培技术,使之成为广大农民节约水资源、增产增收的“新法宝”。该县对水稻种植实行全过程节水,并在水稻种植区大范围推广,在水稻育秧、大田耕作、分孽生长、黄熟这四个阶段,分别采用旱育抛秧、旱耕水整、薄露灌溉等集成节水技术。其中薄露灌溉技术成为稻田节水的主要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覆盖了全县50%以上的水稻生产区。
由于坚持走水稻生产节水之路,近年来,泰和县居高不下的农业用水量得到了有效缓解。现今,该县稻田年亩均节水达50立方米以上,节水率为20%,全年从稻田中节水总量近2800万立方米,三年来,泰和县水稻生产累计节水突破6000万立方米,为南方水稻生产地区合理有效地节约资源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科学模式。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