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将节约用水纳入政府考核体系
针对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水利厅等部门日前决定要在各级政府主导下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明确各地节约用水指标(如用水量年增长率、单位GDP耗水量等)的年度工作目标,并将其纳入各级政府领导的考核体系。
据了解,浙江省未来浙江省人口将由2005年的4898万增长到2010年、2020年的5000万和5600万,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将接近国际公认的贫水警戒线1700立方米。根据《浙江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分析成果,采用强化节水方案,现状工况条件下,全省2010年、2020年水资源供需缺口分别为53.5亿立方米和66.0亿立方米。浙东萧绍宁舟区、浙北杭嘉湖区、温台沿海的乐清、玉环、温岭和钱塘江中游的义乌、永康等地水资源较为紧缺。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水利厅日前发布的《浙江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指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区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特点,浙江省因地制宜地确定以下不同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方向和重点:主要涉及钱塘江河口区的地区将强化用水定额管,推行清洁生产,实行严格的排污控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沿海区域尤其是缺水严重的沿海和海岛区。要积极促进产业升级,限制高污染、低产出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河流湖泊排污的管制;中部和西南山区大部分属江河上游区,要加强对水资源保护,重点对区域内的高用水行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发展节水型农业。
同时,浙江省将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设立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节水工程,工业和城市节水示范工程,节水关键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制度建设等。
来源:新华网 责编: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