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会员 更多 |
|
北京市城镇供水协会 |
|
辽宁省城镇供水协会 |
|
天津市供水管理处 |
|
天津市城镇供水协会 |
|
河北省城镇供水协会 |
|
太原市自来水公司 |
|
呼和浩特市自来水公司 |
|
包头市供水总公司 | | |
|
 |
北京市昌平区:社区传递节水经
编者按
一根价值仅一角钱的尼龙绳,一个节水的小窍门,节约的水、节省的钱虽然不是个大数字,但当它在一个社区推广,在一个家庭使用时,实实在在地将环保的信息、节能的观念传递到了这个社区的每个家庭中。
在倡导“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时,那些深入到社区的活动才是进入家庭,进而影响到人们日常行为最直接、便捷与实用的途径。像这种“一角钱的改造”,无需过多的宣讲,其影响却是广且深的。 ◆穆奕
提起改造马桶,北京市昌平区望都家园居委会主任赵向前就会竖起大拇指:“咱不能忘记两个人——张永学和赵滋民,他们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要没有他们就没有马桶改造行动了。”
两位老人是从电视上获悉马桶节水方法的。为了学习改造方法,他们专程赶到位于朝阳区的花家地小区,找到马桶节水法的“创始人”悉心学习,然后回社区打算推广。 其实,这是发生在2005年11月的事。赵向前回忆说,两位老人回来后,兴冲冲地跟他说:“这下可好了,改造马桶的方法简单易学,以后咱社区可以节省用水了。”
“确实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利用杠杆学原理,减少冲水阀的旋转半径,达到控制水量的效果。”赵向前解释说,控水的关键在马桶水箱里的出水阀处。众所周知,冲水时,水阀在杠杆作用下抬起,而水阀的旋转半径是固定的,所以要改变冲水量就得减少旋转半径,“尼龙绳就卡在原先的旋转半径之间,这样就能减少半径,达到控制水量的目的。” 看完张永学的实际操作后,赵向前当即决定要向社区的人宣传推广这种简单易行的“改造老式马桶法”。2005年底,望都家园社区的100多只老式马桶完成了这种改造。2006年,由于居委会整年都在忙选举的工作,改造马桶的计划被搁置了。
以点带面推动改造
改造老式马桶,从小处看,是为咱居民节省了水费,从大处看,是为国家节约了水资源 今年7月,望都家园社区居委会决定参加北京市“魅力社区”的评选。按照要求,居委会必须为自己的参评立一个项目,而且必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项目。为此,居委会召开会议,让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一个参评项目。 “要不咱就把改造老式马桶作为参评项目吧?”赵向前说起2005年底自己在张永学家看到的那简单而神奇的一幕,“这个项目听起来不太雅,但很实用。大家想想,改造了老式马桶,从小处看,是为咱居民节省了水费,从大处看,是为国家节约了水资源,响应了国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啊!” 赵向前的一席话引起了胡世彩的共鸣。胡世彩接着赵向前的话茬儿说:“2008奥运会不是有‘绿色奥运’的口号吗,咱社区提出的这个项目也是在支持北京奥运呢!”自此,搁浅了近两年的马桶改造行动重新启动。 据统计,望都家园社区有31栋楼、1750户,其中使用老式马桶的有900户,改造总数约1800只。居委会在望都家园社区全体党员出席的“迎奥运创魅力社区誓师大会”上定下指标:8月改造500只老式马桶。改造马桶用的尼龙绳每只造价仅一角钱,居委会决定自己出。
对马桶改造行动而言,至关重要的环节便是如何推广改造方法了。经集体讨论,居委会决定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来推广马桶改造之术。
赵向前说,推广的流程是先对社区居民代表和社区志愿者进行辅导培训,然后通过制作模型、召开演示会等形式调动居民自己动手改造,最后深入居民家里,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解答和帮助。“概括起来就是先学习再示范,抓典型后推广,达到居民齐动手的目的。” 8月初,居委会在社区中心花园的空地上搭建了一个平台,作为“改造老式马桶示范区”。示范区内由几张桌子、一大捆白色尼龙绳组成。居委会发动热心的居民在此宣传:“大家都来看看,这根小小的尼龙绳,就能让咱家的马桶节省不少水呢!”
张永学老人指着桌子上的模型说:“这就是咱家里的老式马桶。咱把这尼龙绳打一个圈,从上面套到水箱的脖颈上,固定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轻轻一拉,因为它的牵绊作用,水流就得到了控制。一个月下来,咱就能省好几块钱的水费,也能为国家节省点资源。” 张永学走到两只居委会专门带来的真马桶旁说:“你们看,这只是老式马桶,那只是改造过的马桶,尼龙绳这么用力一箍啊,你们比较看看,是不是真的省水了?”这时,围观的100多名居民才都点头称是,纷纷向张永学老人请教改造方法。
尼龙绳节水显成效 一位居民编了段顺口溜:\"安上了,节水了;节水了,省钱了;省钱了,环保了;环保了,和谐了\" 为检验马桶改造的效果,居委会还专门设立了“反馈回访”这一环节。通常在居民领尼龙绳回家改造的第二天,居委会便会打电话或亲自上门查验效果。赵向前说,有些居民领了尼龙绳后,不是忘了就是不记得改造方法了,反馈回访可同时起到提醒和答疑的作用。对于社区里的残疾人或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居委会就派专人入户,帮助他们改造马桶。 一位居民在成功改造自家的老式马桶后灵机一动,编了段顺口溜:“安上了,节水了;节水了,省钱了;省钱了,环保了;环保了,和谐了”。
如今,社区里约1800只老式马桶已全部经过改造。赵向前说,改造后的马桶每次冲水可节省1/3的水量,大约两升水。按照每只马桶每天冲水6次计算,1800只马桶每月可以节约用水21.6吨,一年就是259.2吨。 10岁男孩若翔是动手改造马桶的居民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若翔住在14号楼,几经试验,若翔成功地改造了自家的两个马桶。
节水法走出社区 \"只要他们把节水落到实处,这绳就给得不冤\" 9月,昌平区北七家镇召开社区居委会会议。会上,赵向前讲述了望都家园社区改造老式马桶的经验。其他居委会的人员看后纷纷效法。很快,望都家园改造老式马桶的办法在整个北七家镇传开了。
望都家园社区的居民们说,如今一些走亲访友的人听说改造马桶的事后,也跑到示范区去领根尼龙绳,说是要把这项技术带回自己的社区去,“只要他们把节水落到实处,这绳就给得不冤”。
来源:中国环境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