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加快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入秋以来,广西玉林市鲜有雨水降临,旱情加剧发展。面对旱情,城市节水变得十分紧迫,怎样才能实现城市节水,记者连日来采访了玉林市有关部门。
应对旱情推进节水
记者从玉林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了解到,面对当前旱情,玉林市将重点推进几项节水措施:在推行水价改革,理顺水价结构,实行阶梯式水价与定额用水超定额加价的管理制度和开征污水处理费等的基础上,玉林市还将推动公共建筑、小区和住宅节水设施的建设与配套,促进建筑中和生活小区用水的循环利用以及雨水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对《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标准的贯彻力度,积极开展节水技术、节水器具的推广应用工作,严格实行节约用水制度;促进工业企业加快节水技术改造,依法淘汰耗水量大、技术落后的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对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强制推行采用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加快淘汰或改造现有房屋建筑中使用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力争在“十一五”达到节水型城市的标准。
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应对旱情,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也势在必行。记者从玉林市农业部门了解到,农业用水量占到全社会用水的64%,但由于目前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栽培技术较落后,管理方式粗放,造成水资源浪费惊人。如果推广保护栽培技术力度,将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措施集成在农田,就能大大节约农业用水。水稻是高耗水产业,且又是玉林市重点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例,玉林市面上每年种植面积400万亩,平均每亩用水约400立方米,如果每亩节约用水50立方米,全市每年就可节约用水2万立方米。所以要改变“大水漫灌”的粗放方式为喷灌滴灌和水稻浅湿灌溉精细化管理,配合改进栽培技术,进一步扩大免耕抛秧面积。当前旱情是否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呢?农业部门表示,目前玉林市水稻已经收获,冬季农业用水主要是蔬菜、马铃薯种植等,其中用水较多的为蔬菜,农户种植蔬菜要开展好节水措施,如不要漫田灌水,而采用喷淋或者滴灌方式。
节水习惯有待培养
有关专家认为,市民良好的节水习惯对于建设节水型社会也尤为重要。这位专家特别向记者介绍了德国的经验。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德国家庭中每人每天平均消耗130升自来水。尽管相对其他工业国家,德国人均水资源消耗量比较低,但政府认为,仍然存在相当大的节水潜力。德国环境部为此专门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向公众介绍节约用水的小窍门。例如,使用淋浴而不是浴缸洗澡,这样最多可以节约70%的水,厕所用水可以通过雨水收集设备用储备的雨水来代替。专家指出,在玉林,广大市民对参与建设节水型城市的意识还有待提高,节水型用水器具、技术的推广还远远不够,节水习惯培养也还需要广大市民给予重视和参与。
(玉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