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协 | 协会机构 | 协会动态 | 水业新闻 | 热点专题 | 行业手册 | 招标信息 | 会展信息 | 学术论坛
企业之窗 | 求职招聘 | 行业论文 | 行业专家 | 书籍下载 | 工程范例 | 行业分析 | 下载专区 | 会员专区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协会制度
     组织机构
     第一届理事会
     主要领导
     省级协会
     协会会员
     联系方式
    水协机构           更多
 秘书处
 科学技术委员会
 供水专业委员会
 排水专业委员会
 节约用水工作委员会
 设备材料工作委员会
 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
 企业文化工作委员会
    协会会员            更多
北京市城镇供水协会
辽宁省城镇供水协会
天津市供水管理处
天津市城镇供水协会
河北省城镇供水协会
太原市自来水公司
呼和浩特市自来水公司
包头市供水总公司
    地方水协            更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天津市水协
  上海市供水行业协会
  内蒙古水协
  山西省城镇供水协会
  黑龙江水协
  吉林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江苏省城镇供水协会
东北大学节水型校园交流材料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发布时间: 2008-10-23  【进入论坛】

 

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节水型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学校占地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000多人,在校学生人数30000余人,是国家首批 “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东北大学一直非常重视节约工作,学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教育部建设节约型学校的相关要求,于200510月启动了全面建设节约型学校工作,并于20064月出台了“东北大学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意见”,在实施意见当中就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重大意义及优化资源配置,增收节支,节水,节能,节地,宣传教育等工作做了重点部署,并着力在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节水效果。在已连续6年保持水量负增长的情况下07年水量消耗又减少24万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下面就把我们东北大学在节水工作方面的思考和主要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 加强组织领导,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多年来,学校一直非常重视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管理工作。为了加大管理力度,成立了以校长、副校长为正副组长的东北大学节水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科学的近远期节水工作目标,并专门设置了“节能办公室”,由节能办来开展、指导日常节水工作。同时,学校在资金投入方面加大力度,,保证节水资金的供给。为探索建立基层节水组织,选择水资源消耗大户进行试点。在学校餐饮中心、机械厂等单位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分别组建以本单位一把手为组长的基层节水领导小组,自小组运转以来,效果显著,试点单位的水消耗量明显下降。

二、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节约工作的深入开展,必须依靠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创新来完成,才能建立开展节约型学校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建立起追求节约的激励制约机制和行为规范是建设节约型高校的基本方式。

1、随着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将条件成熟的家属区和部分教学区的水、电供应及收费管理工作移交社会专业公司。通过移交,服务对象得到了更专业的服务,学校减少了在人员、设备上的投入,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仅此年节约水电费百万元以上,为学校节省了大量开支。

2、在教学区内的能耗管理上,采取的办法是在明晰运行成本的基础上,明确各方责任,能源使用费用学校、部门、个人分摊,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能源使用。比如学生宿舍的用电管理上就是先给各寝室能够满足基本照明所需求的免费电量,超过定额部分再按有关规定适当收费的管理模式。通过几年的运行,有效减少了学舍用电的浪费,此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还为学校每年回收资金100余万元。

三、积极开展建设节约型学校的宣传教育活动

组织各相关部门认真学习 (国发[2005]21)(教育部[2006] 03)及(沈教科发[2006]10号)文件精神,要求各部门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利用每年的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节能宣传周、世界水日等活动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作用,大力宣讲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宣传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重大意义,普及节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表彰节约资源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批评浪费资源的现象。学校还在机关楼、实验室、教学馆及学生宿舍等公共场所张贴“珍惜资源、节约用水”、“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等种类的宣传小招贴。通过这些措施,营造了一个资源节约的氛围,增强了师生员工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校学生、教职员工的消耗能源的观念。形成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风尚,尤其是中央台、省台对我校节约工作的几次报导,极大的鼓舞了全体师生员工的信心和干劲。

四、加强科学管理,有效减少人为浪费

1、建章立制工作。学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出了具体的节能,节水等规定和和奖惩制度,适时出台了«东北大学供用电管理规定»«东北大学用水暂行办法»«东北大学水电奖励办法»«东北大学装修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等文件,使节约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建立计算机辅助管理模式。2006年启动了校园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对埋设于校园地下的给水、排水、采暖、电力、煤气、通讯、消防和宽带网等管线,以及建筑物、校园环境和地面设施等进行勘测、勘探和统计。该系统的建设为校园的发展和规划决策提供准确依据,避免因缺乏基础资料而盲目施工,减少误挖、错挖地下管线及重复建设所带来的浪费。同时,该系统可以实时动态监控用水情况,当发生漏水、跑水及施工需要时,可即时做出最优停水和施工方案,大大减少了人工、时间、水量和材料的浪费。

3、抓耗能大户节约。重点抓了供暖中心、餐饮中心、汉卿会堂、游泳馆以及学生宿舍的节约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对上述部位现有耗能设备的使用状况、管理现状进行会诊,找出了问题,完善了措施,总结了经验。并用节约工作现场会的形式向全校用能单位推广。起到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效果。

4、建立了节约工作责任制。学校责成各单位负责人作为本部门资源节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资源节约目标和措施,并要对本单位发生的浪费学校资源行为负领导责任。要将资源节约工作纳入到年度工作计划中,要建立资源节约的考核评价体系。

5、逐步完善定额管理制度。学校对各单位核定资源消耗定额,把资源指标量化,逐级安装计量装置,运用定额来组织指导各部门开展节约工作,把定额作为现条件下衡量资源消耗是否浪费的标准,各单位都明确了自己的资源使用指标,就可以层层落实节约责任。

五、依靠科技创新,完善节约措施

1、提高实验室冷却水循环率。实验室用于换热的冷却水是利用水作热的载体,供给或吸收热量,它在使用过程中只是发生温度变化,由于水本身不直接接触物料,因而没有受到污染或污染较小。因此,可以将直接排放的冷却水收集起来循环使用,对已循环的冷却水系统,加强计量统计管理,严格冷却水系统操作规程,推广使用目前较为先进经济的各种水质稳定剂,避免盲目加大补充水量。

2、废水回用。一是就地回收利用轻度污染的水,宣传和鼓励居民用淘米水浇灌花木及用洗菜水、洗衣水冲刷厕所,要求学生用盆洗脸,将废水倒入水桶中收集起来,用于冲刷地面等。二是通过再生水供应系统供给经过处理的废水。如新建学生城将收集的生活污水通过“中水”处理系统的处理,分别供给冲刷厕所、绿化、洗车、冬季供暖补水等,一年可节约用水20M3

3、及时维修,尽可能减少跑冒滴漏。设施的老化和损坏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发现的早,维修的及时。管理人员在加强巡视的同时与后勤工作检查组、维修中心密切配合,一经发现损坏,及时组织人员予以抢修,特别是水管爆裂、水箱和水龙头漏水。节水管理离不开平时的维修保养,要使学校的用水、供水设施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必须有一支较强实力且随叫随到的维修队伍。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维修中心,配备精干的技术人员和专门培训的技工,增加必要的设备,主要负责学校上下水等维修保养工作,使学校维修工作做到短时、高效。

4、供用水设备、管道改造,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全方位节水。对校内自来水、供暖管网聘请专业测漏公司进行普查,发现管道损坏立即组织维修。几年来,共改造给水和供暖管道25149延长米。将公用水房的原3700个螺旋上升式水龙头更换成无水自闭或延迟自闭水龙头,公用厕所8以上高位水箱改造为36节水水箱,小便器长流水冲洗改为投放香料或红外感应装置冲洗。如此,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杜绝了水的跑、冒、滴、漏和浪费。

5、在学校用水消耗中,浴池也是用水大户,浴池多为双管道供水系统,存在调节水温过程中水的浪费,由于调节不便,淋浴者不使用时不愿关闭供水阀门的现象常见。学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投入资金将供水系统改造为单管恒温供水,并将原控制阀改造为流量式控制系统,实行了刷卡式记费洗浴。如此,杜绝了人为的浪费,也增加了洗浴人员的流动量,有效降低水量消耗30%以上。

水资源短缺已经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高校作为城市中的水资源消耗大户,具有相当大的节约潜力,因此要运用多种有效手段,促进节约用水、保护资源,减轻学校的财政负担,以利于学校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9164号-1 京ICP备12049164号-2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05
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导航 - 投稿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