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我校区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强化学校师生员工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加快构建节约型校园,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成都市节水办的安排并结合校区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工作部署实施方案开展工作。现就进行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区情况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九里堤校区,座落在具有千年历史文明的巴蜀古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最早的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首批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电子科技大学的协议,学校进入了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经过50余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等方面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
校区现占地面积70余亩,在校学生3600余人,教职工50余人。
校区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科研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校区整体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校区现开办有高职教育、师资教育、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短期培训等办学类别。校区拥有设备一流设施先进的现代综合实验大楼、教学场馆、体育设施等功能齐全配套完善,能容纳4000人同时上课的园林式校园。
校区拥有一支秉承电子科技大学严谨的教风和学风,教学严谨,管理规范具有行业背景的、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和管理团队。按照企业项目实际对人才的要求,建设有涵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通信工程、电子商务、商务管理、图形艺术设计等15个实验实训中心,是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
二、加强组织领导
2005年9月成立“院节水节能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院各部门水电用量进行指标分解,纳入后勤中心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负责我校区“水平衡测试”和“创建节水型单位”的有关工作,在成都市节水办的指导和成都市节水技术开发部的帮助下,我院“水平衡测试”工作于2005年4月验收合格、2007年4月被评为成都市“节水型单位”。
三、节能减排工作情况
1、加强管理,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各项制度,把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2、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校区通过广播、网络、板报、录象、标语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员工进行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节能减排意识,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师生员工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为。 各部门节水节电管理员做到日常监管水电动态情况,并作好统计记录及分析工作。
3、后勤中心水电实行装表计量定额管理以来,采取对各部门实行“任务和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水电指标分解到各部门,较好地调动了部门人员的节水节电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使节水节电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4、对水电管理部门,实行任务和经济指标相结合,节奖超罚,较好地调动管理部门积极性。
5、规范管理用水网络的维修、巡检工作。校区为了完善用水网络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建立了巡检、报修、检修、维修制度。
四、具体的节能减排措施
1、针对大澡堂开放频繁,使用率高,浪费现象严重等情况,进行了技术改造采用了计算机控制,学生刷卡消费,减少用水量80%,提高了澡堂的利用率200%。改造以前学生每次洗澡时间为30—60分钟以上,改造后每次洗澡时间为8---15分钟。对锅炉蒸汽的冷凝水也全部回收为洗澡水,达到了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
2、科技节水,对学生的开水供给系统也采用了计算机控制,刷卡消费,节约了大量水资源,也节省费用支出(三年便可收回投入),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也受到师生的好评。
3、针对教学大楼的水冲式卫生间,浪费大量水,管理也有困难,校区投入资金将其全部改造为红外自动冲洗阀,节约水量80%以上,效益明显。
4、为进一步加强对供水网络系统的管理,实行节奖超罚制度,达到了科学用水、管水的目的,绘制了新的供水网络图,并根据实际情况新增了II、III级水表19个。
5、在科学管水工作中,后勤中心的职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既加强了对各部门用水的全面管理,又实施了行之有效的设备、设施的维修工作,杜绝了跑、冒、漏现象。“水平衡测试”工作完成后,在统计数据分析基础上,2007年解决一起地下管道漏水现象(教工宿舍)、2008年解决两起地下管道漏水现象(实训楼、学生公寓3栋)杜绝了浪费,节约了经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分析各部门用水情况,及时处理维修故障,加强巡检记录、做好对处理维修情况的抽查和计量表抽查工作。
通过上述节水管理措施和使用节水器具,使我校区节能减排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经用水量分析,虽然校区规模的扩大,但用水量基本上保持了平衡,人均用水量呈递减趋势。年总用水量节约指标2006年为5.6万吨、2007年为9.8万吨、2008年前3季度已经节约指标为8.5万吨,预计今年节约水指标可达到11万吨以上。由于节水工作做得扎实,连续被市节水办评为2005年及2006年成都市节水先进单位。
五、今后的打算
在校区节水领导小组成员及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市节水办的指导下,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制度建设、设施建设、采用先进节水设备、强化措施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仍需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指标,结合我校区落实节能减排十年规划目标,进一步搞好节能减排工作,把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落到实处,使我校区的节能减排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