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滴水中折射文化与效益
——浙江工商大学节水工作回顾
浙江工商大学的前身是1911年创建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1980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 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学校下设20个学院。目前在校教职工1887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3498余人(全校用水人数约4万余人,含外校后勤托管的学生)。学校占地面积1942亩,建筑面积84.7万平方米,分为下沙校区和教工路校区。
近几年来,我校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节水工作,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健全节约用水各项管理制度,创新节水技术。2007年与2004年相比,在学校师生人数增加74%、绿化面积增加30%的情况下,用水量反而由233万吨下降到197万吨,下降幅度为15%。因节水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7年学校被浙江省建设厅授予“节水型单位”称号。
一、领导重视,健全节水管理制度
(一)学校在八十年代就成立节水节电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每年都要定期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节水工作,包括制订年度节水工作计划和节水技改投入、资金预算等。领导小组下设节水节电办公室,负责落实具体工作。
(二)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特别注重学习国家节水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把节水纳入制度化管理,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要有:《浙江工商大学用水用电管理办法》、《浙江工商大学节水节电管理实施细则》、《浙江工商大学节水节电办公室职责》、《浙江工商大学学生寝室用水用电管理规定》、《浙江工商大学节水节电、安全用电宣传监督员岗位职责及管理办法》等。
二、培育节约文化,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活动
培养青年学生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忧患意识,增强他们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仅对我校的节水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和谐型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校充分利用各类载体,广泛、持久地开展各类节水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一)每年开展节水节电宣传月(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活动。宣传活动主题明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包括节水知识展板设计、展览及评比,组织学生参观水厂、征集节水“金点子”、节水知识有奖问答、节水资料发放、节水横幅签名等等。宣传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据统计,参与宣传活动的学生达到了近万人次。在2007年节水节电宣传月期间,学校还专门成立了节水节电监督员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在节水节电工作中的主人翁作用。
(二)积极参与校外节水宣传活动。我校充分利用团日活动、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节水宣传活动。在2008年5月11日至17日的“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期间,我校就作为协办单位参加了由杭州市城市管理办公室、杭州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等部门主办的“节水进机关,绿色迎奥运”主题宣传活动,成立了节水志愿者队伍,参与节水游戏竞赛、节水科普知识宣传、现场主持及志愿者代表向杭州全市人民发出节水倡议等多项活动。
三、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和改造节水技术
历年来,学校一直十分重视校园节水工作,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进行了一系列节水技术改造。
(一)中水利用。由于教工路校区(老校区)的学生宿舍建于八十年代,均为公共卫生间,大便槽采用流槽式,一只高位水箱每隔半小时自动冲洗一次,在学生使用率不高的情况下造成自来水的浪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学生宿舍二层以上盥洗间建起了一个一立方米左右的蓄水箱,将学生盥洗后产生的废水回收经简单过滤后作为冲洗厕所的主要水源,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利用。目前已安装了50套中水利用系统。经估算,每套每月可节水约350吨。
(二)浴室智能IC卡。2007年8月,我校在教工路校区新兰苑浴室安装了刷卡式自动淋浴收费系统,该系统投人使用后,不但增加了浴室的使用率,减少了排队等候的现象,而且在同样人数淋浴的情况下,比没启用IC卡前节省了水量和蒸汽约50%。
(三)小便槽红外线自动冲水装置。解决了未安装前的手动式出现常流水或无人冲洗的问题,既节约了用水,卫生状况也大有改观。
(四)安装使用水龙头限流器。在两个校区的公共盥洗部位加装自来水龙头限流器以控制出水流量,在同样的使用时间内,安装了限流器的龙头出水量可减少三分之一,节水效果明显。
(五)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随着下沙校区的逐年扩大,绿化面积的大幅增加,我们发现绿化用水相当惊人,于是我们在下沙新校区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比如在教学区内将雨水井与校内景观河沟通,使雨水汇流入景观河内;在电缆沟内安装小型抽水泵,抽取电缆井内的积水然后也汇入景观河内,这样就补充了景观河水;最后利用景观河水通过与自动喷灌系统连通以及安装水泵抽水至绿化洒水车解决了绿化用水。上述措施的实施,使得我校下沙教学区月均用水量从23000多吨下降到了14000多吨。同样在生活园区内我们也在生活区外的景观河中安装抽水水泵与绿化用水管连通,对绿化用水进行补充,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充分利用新型节水器具。在下沙新校区的建设及改建项目中,均采用小便斗红外感应器、蹲坑采用自闭阀、在食堂等用水量特别大的公共盥洗部位使用红外线感应龙头从而避免了龙头滴、漏及常流水等现象。
(七)为避免螺旋式水龙头在开、关前后有个时间差造成的自来水流失。我们将教工路校区螺旋式水龙头全部更换成快开式水龙头,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四、向管理要效益,做到科学管水。
(一)加强水电计量工作,科学分析水量变化。一是做好水计量工作,定时抄表;二是加强巡视,加大查漏力度,及时处理故障;三是对月、季度、年用水量进行同比分析,全面分析下降或增多的原因,为节水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四是利用新技术,比如总水表上安装远传水表,远程实时监控用水变化情况,同时也对管漏等情况提供参考。
(二)做好水平衡测试。我校在二个校区每年二次开展水平衡测试。我校现有二级水表已基本覆盖了所有楼宇,并对二级水表的进行定期检测、更换。
(三)实行水费二级管理。为积极做好学校节水工作,我校对具备独立计量的部门实行水电指标管理。经费包干使用。 总之,几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节约型社会,创建节约型校园为目标,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使用,加强用水科学管理,为学校节约用水及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