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节水工作总结
南京邮电大学诞生于1942年抗日烽火中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六十六年来,学校坚持与时俱进,勤俭办学光荣传统,形成了“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学校现分为三牌楼校区(占地330亩)和仙林新校区(占地2026亩),学生22000余人。学校在建设“节水型”单位(高校)的工作中,结合信息数字化特色,在市节水办的指导下,贯彻落实《水法》,坚持和全面落实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完善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为保证,建立节水的长效机制,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节水型”单位(高校)也是我校可持续发展提高办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校领导重视创建“节水型”单位(高校),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建立节水激励机制。
校领导高度重视“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校领导为组长的节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创建计划,明确了工作时间表;建立健全了节水管理机构,落实了专兼职节水管理人员,明确了节水岗位责任制;定期对用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把水电费指标分摊到学生宿舍和校内各部门,定期考核,奖惩兑现,以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工作。校相继出台了《节水十年规划》、《节水办公会议制度》、《节水管理网络及岗位责任制》、《计划节约用水管理制度》、《水计量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
1、重视节约用水,校领导多次在校务会、中层干部会上提出为南京市创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多做贡献,每年都拨出专款,用于我校供水节水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建设。
2、校园全面推广使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严格控制耗水的草坪物种,尽量多栽种一些耐旱物种,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浇花浇草方式。
3、加强师生员工的环保意识,不乱扔杂物,不乱丢弃废旧电池,因为防治污染是最大的节约用水。
4、积极探索有偿用水的管理改革,解决了一室(舍)一表,科学配额、过量多付、开水、洗澡水刷卡消费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5、引进给排水专业人才,走专业化、科学化发展道路,形成“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师生员工节水教育,营造创建节水型单位(高校)氛围。
高校具有“行为世范”的作用,高校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场所,更应成为社会文明行为的楷模。3月22日“世界水日”,学校将每年的3月定为“节水宣传月”,征询师生节水方案和节水建议;通过校园网和在校园里张贴海报、标语、组织签名、征文、演讲比赛、节约用水的科技发明比赛等活动。让师生员工时刻牢记干渴的泉城百姓呼唤:请珍惜有限的水资源!宣传南京面临水质性缺水,宣传我国面临的水资源形势,营造建设“节水型”单位(高校)的文化氛围;把节约用水纳入学生行为规范,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的指标,从制度上规范了学生的用水行为;在师生中聘请节水检查员,发动师生参与节水工作;学校在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同时,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教育、爱惜物质财富的文明教育融合进去,真正使节约用水的管理思想为学生所接受,进而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应用科技推广数字化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学校高度重视节水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充分利用校内、校外技术资源,积极推广节水型设备和器具,同时,切实加强用水巡查,定期开展管网测漏和水平衡测试,建立了供水管网和计量网络电子地图,为科技节水奠定了基础。
1、定期运用水平衡测试,全面掌握校区的用水数据管理,对校区用水的数据进行合理化分析;及时找出学校供水管网和设施的泄漏点,堵塞跑、冒、滴、漏;建立校区总表、二级表、三级计量表计的逐级核算体系;建立用水设施、管线档案,收集供水、用水基础数据。水平衡测试有关数据和结论是核定各单位用水定额,进行用水规划的依据。
2、加大节约用水设备建设,新校区南、北1000吨水库变频器控制水泵恒压向校区封闭圆环水网系统供水,互为备用;采用延时自闭、红外感应式和陶瓷阀芯快开式节水型龙头;使用红外感应、延时冲水装置以及6升以下的便器系统等,来提高用水效率。
3、雨水汇集系统收集来的雨水主要用于绿化灌溉、景观湖(23亩)水补充、消防储备和道路冲洗等,每年至少可以节水20万立方米。新校区建设两个污水处理站,游泳池和空调用水实现循环使用。
4、开水、热水运行完全进入数字化用水管理。
自动化运行的电锅炉、开水炉(共计功率4000KW)应用供电公司电蓄能优惠政策,利用夜间谷电(0.23元/度)蓄热,白天使用,开水、热水建立联网的金龙卡控水收费系统,开水、洗浴水送进学生宿舍,学生用IC卡在宿舍的终端POS机刷卡消费,学生能够清楚地看见用水的数量和消费的钱数,多洗多交钱,少洗少花钱,数据自动备份保存一年;控水收费系统还24小时监控用水设施运行状况,跑、冒、滴、漏自动报警;热水管道剩水回收加热再用。科学数字化用水管理,改革成效极为明显,节水节电量达一倍以上,每年学校减少300万元以上水电费开支。
四、节水改革初见成效,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2008年5月11日南京日报报道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和南京邮电大学结成节水共建单位,开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主题团日活动;两单位共同举办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科技发明比赛,为学生提供发明创造的平台,提高学生动手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节约用水意识。“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在校园蔚然成风,师生员工正用实际行动践行节约用水是美德,节约用水是品质,节约用水是责任。
2、由于师生员工节水意识和措施到位,如今人均用水量仅为160升/人.日左右,低于节水高校考核指标人均用水量230升/人.日。
3、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南邮水费总支出、回收逐年增加,实际水费支出趋稳定,呈现减少趋势,节水工作成绩显著。2003年、2008年两校区分别被授予省级节水型先进单位。
五、建设高素质的节水工作团队,继续做好节水工作。
做好节水工作,关键在于节水队伍的建设,多年来培养起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高素质节水队伍。节水队伍中多人是市节水先进个人,历届的水电中心主任也是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建设者。
我们要加大宣传节约用水的力度,不断提高节水意识;进一步推广高科技节水产品应用;同时学生公寓实行物业化管理,学生食堂用水成本核算,部门分配水量使用计划,超用缴费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必将使节约用水的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
高校用水节水既是一项复杂性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还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和探索,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节约用水成效性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南京邮电大学改革提供新的平台,同时也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节约用水,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在南京市供水节水管理处的支持和帮助下,南京邮电大学一定能开拓进取,发挥更积极、更重要的作用,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南京邮电大学
二〇〇八年十月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