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水用水模式,建设节水模范城市
---深圳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总结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但深圳也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2。近年来,为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深圳市确立了“开源节流、节约优先”的水资源战略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创新管水、用水模式,积极探索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在推进节水管理,发展水务循环经济、通过节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深圳市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总体上呈现4个特征: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二是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主线,推行全过程的节水管理;三是重点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普及节水器具、实施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强化污水处理厂建设等5项行动,全面提升创建工作成效;四是发扬特区创新精神,建立节水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开创了深圳市节水工作新局面,为节水型城市考核指标全面达标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创新经济发展思路,建立产业发展节水导向机制。
多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中,坚持将万元GDP取水量作为产业导向目录的考核指标。以节水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将节水工作列入全市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统筹安排,关停并转耗水量大、污染环境的企业,重点扶持发展低耗水的高新技术企业,基本实现了以供水能力定经济结构的目标,较好地保证了区域及行业的用水供需平衡,调动了各行各业节水管理的积极性。
(二)创新节水管理制度,建立法规保障机制。
深圳市结合实际,把节水法规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一项基础保障性工程。一是加强节水立法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实施办法》、《深圳市计划用水办法》、《深圳市建设项目用水节水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节水法规体系。二是加强相关规划的制定。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深圳市节约用水中长期规划》、《深圳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圳雨洪资源利用规划研究》、《深圳市再生水布局规划与海水利用研究》,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依据和方向。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对洗车业、洗浴业、建筑施工行业的临时用水进行了专项治理;对违章排水、超标排污等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对非法开采地下水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有效遏制了地下水的无序开采。
(三)创新水资源分配模式,建立双控管理机制。
在深刻反思“以需定供”的传统水资源管理思路基础上,结合深圳实际,实施水资源的“双控管理”。在宏观管理方面,对水资源总量进行统筹管理和统一调度。在微观管理方面,科学核定用户的用水定额,实行全市用水总量控制与用户用水计划管理结合,同时强力推行水量平衡测试,将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
(四)创新水资源利用方式,建立节水市场调节机制。
深圳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小步快跑、逐步到位”的水价调整方案,使水价真实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应成本。一是完善水价格体系。制定不同用途、不同行业的供水价格,用“超量加价,多超多付”的办法调控用水,使节水与市民、企业的切身利益密切挂钩。二是制定合理的再生水价格。根据再生水水质及用途,在与自来水价格保持适当差价的基础上,在税收上给予适当减免,以降低再生水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三是努力推动全市同城同网同价。目前,深圳市正努力建立统一的水价体系,最终实现原水供水同城同网同价,平衡企业和居民的水价负担。
(五)创新供排水管理理念,建立节水减排防污机制。
在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中,深圳市把减排治污放在与供水同等重要的位置,把节水和防污结合起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一是以低冲击开发(LID, Low Impact Development)理念指导城市建设。深圳市最早将国际上低冲击开发理念引入城市建设,在开发利用雨水资源的同时,控制城市开发引起的污染和洪涝灾害,建设生态城市。二是从战略高度重视再生水的开发利用。深圳市对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加快污水再生水利用设施及管网的建设进度,有效实现了节水与减排治污的有机结合。三是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会同规划部门编制了城市蓝线规划,明确了全市河道、水库、湖泊、水渠和湿地等地表水体的保护和控制范围,完成了系列河道整治工程,使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强化排水设施运营和管理。逐步建立了全市排水管渠地理信息系统,并将排水设施验收纳入市监察局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同时,每月对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水量以及运营情况进行考核,定期发布运营质量公报,提高排水管网和污水厂的维护管理水平。
实施可持续发展和人水和谐的水战略是深圳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圳市将继续发扬特区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争创节水型城市建设的新成绩,为深圳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谱写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