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谱人水和谐新篇章
——泰安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纪实
泰安,一座山水相依的美丽城市。泰山赋予其稳健的品格,汶水滋养其多姿的生命。保护山,是延续历史的神圣职责;珍惜水,是着眼长远的生存大计。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明确提出了“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奋斗目标,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节水活动。泰山脚下,逐渐唱响了一曲以爱水、护水、节水为主旋律的大合唱。
依法管水 成效明显
泰安市把加强节水日常管理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在落实节水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动真格。2007年,市政府出台了《泰安市城市节水管理办法》,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通知》,随后相继制定出台了多套相关法律法规,对节水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城市节水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泰安市先后编制了《水资源保护规划》、《城市节约用水专项规划》、《黄前水源地保护规划》等专业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规划对中长期水供需状况进行了科学预测,提出了目标和对策,同时,针对泰安市产业结构和行业用水的特点,对酿酒、纺织等高耗水重点行业提出了具体的节水措施,为城市水资源科学有序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水价是调控节水的有效杠杆。为此,泰安市从实际出发,从多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和改革水的价格体系,先后出台了《泰安市城市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制度》、《泰安市城市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制度》,对城市供水实行总量控制、分类计价、计划考核、超量加价的措施,合理控制单位用水量。逐步提高了地下水资源费和自来水供水价格,积极推进城市原有住宅的户表改造工作,实行了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加价的价格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价格调整,企业和市民的节水意识明显增强。
科学用水 亮点纷呈
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社会进步,泰安市把全面建设节水型产业和节水型社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以降低用水消耗、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全面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激浊扬清,化污为宝。泰安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6万吨,其中2万吨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工业和市政园林景观。第二污水处理厂规模为日处理污水8万吨,处理后的中水大部分用于了下游的农业灌溉,实现了污水资源化。为加快城市污水和中水管网建设,所有新建、改建道路及河道整治工程,全部设计并铺设了污水和中水管道,有效地提高了污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率。在此基础上,还督促社会各单位自建中水利用设施,市区内东湖公园和南湖公园的景观用水大部分使用了中水,穿越市区的奈河和梳洗河已全线贯通中水管道,两河在非雨季节全部由中水用于景观和树木绿化灌溉,有效地节约了城市优质水资源。
更新改造,降低漏失。市区原输配水管道主要以铸铁管与混凝土管为主,安全性能较低。为保证供水管网的安全高效运行,市政府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利用城市道路改造机会,对运行时间长、材质老化严重、布局不合理的管道全部进行改造更新。将以往的树状供水形式逐步改造为环状供水,消除了管网压力不均易引发爆管的缺陷,提高了城市供水保障率。成立专业检漏队伍,购置先进的检漏仪器,对供水管网进行不间断检测,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2007年,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城市居民用水“一户一表、计量出户”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财政扶持政策并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要办的实事工程,目前,改造任务已完成70%以上。
雨水收集,循环利用。依据山城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城市雨水。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循环利用天平湖非常规水进行蓄能发电,年利用量达到3亿多立方米;泰安鲁邦大河热电有限公司取用天平湖雨水用于工业冷却;嘉德现代城居住小区建设地下蓄水池收集利用雨水。泰山学院等十几个单位都建有泄洪沟对汛期雨水进行拦蓄利用,另外还充分利用城区的天平湖、龙潭水库的非常规水进行冲厕和景观绿化。泰城每年雨水利用量在400万立方米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封停自备井,保护地下水。地下水保护早已列入我市节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2007年市政府制定了《城市市区自备井清理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多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对自备井使用单位进行了逐门逐户调查登记、建档,并根据不同情况分期实施封停。目前,大部分已封停,对确有需求暂不能封停的,实行安装在线监测计量设备,并制定了每抽取一立方水缴纳水资源费1.50元,污水处理费2.20元的价格政策,有效控制了地下水的无序开发。今后对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凡能满足用水需求的,一律不再批准新凿自备井。
全民节水 齐抓共管
水是生存要素,经济命脉。做好节水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人民群众的参与。致力于把节水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市建委等有关部门大力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及新型节水器具的推广应用,在全市公共场所、宾馆、驻泰高校大力推广节水阀、红外线感应冲水器等新型节水设备,同时对既有建筑用水器具实施了全面排查和改造,节水器具的普及率达到了100%。
以创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社区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基础。一项项节水措施走进了泰城各大企业和居民家中。与此同时,逐步加大投入,用于节水宣传、节水科研和节水技术推广应用、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及其他公共节水设施建设。形成了人人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