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市三管齐下抓节水
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文登山水相依,海河相接,但却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751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为破解水的瓶颈制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登市政府把城市节水、供水、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并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抓手,采取强化宣传、加大投入、调整结构、技术改造等措施,不断加强城市节水管理,有效地控制了用水量的增长,2009年,城市万元GDP取水量为10.22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0.97%,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0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
一、狠抓宣传,节水意识深入人心。
意识决定行动。文登市在开展节水工作伊始就下大气力把提高节水意识作为开展节水工作的基础环节来抓,通过强化节水宣传,大力开展群众性节水活动,使节水意识渗透到城市用水的每一个环节,为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开展校园节水教育,坚持节水从娃娃抓起。市节水办联合市教育局在全市各学校开设节水课堂,组织节水志愿者奔赴各中小学,利用多种方式普及节水知识,倡导节水观念,让学生正确了解水资源,使学生们深刻感悟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同时,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节水进校园”、“节水征文大赛”、“节水杯绘画比赛”等活动,发动学生通过交流节水心得、制作手抄报、漫画,使他们感悟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让孩子们意识到水是生命的源泉,从小就要树立爱水、节水、珍惜水的意识,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家园。
二是开展日常节水宣传,节水意识深入人心。抓住每年的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六、五世界环境日”,采取广播、电视、报刊、宣传车、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节水宣传。市领导亲自走向街头宣传节水知识,新闻媒体连续刊登播放节水公益广告,举办节水知识竞赛,并组织开展了节水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使节水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居民的节水意识和节水主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创造性地发明了家庭用水一水多用等系列节水方法,节水龙头、节水马桶、节水型洗衣机等节水器具成了市民眼中的“新宠”。企事业单位也广泛采取了在用水点张贴“节约用水”宣传牌、更换感应用水器具、延时阀、陶瓷水嘴等节水措施。节约用水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了人人爱水、惜水的良好的氛围,为全市节水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依托科技,工业节水成效显著。
文登工业基础雄厚,工业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比重较大,文登市政府审时度势,把抓好工业节水作为提升城市节水档次的关键环节来抓。以工业节水为切入点,通过改造企业不合理的用水工艺和设施,实施企业的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废水处理回用,降低单位产品耗水量。5年来,文登市组织用水单位大搞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新工艺、新设备,在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方面共投入资金1亿多元,完成技改工程27项,年可节水300多万立方米。
文登艺达集团投资2000万元,按环保型产品生产要求,改进生产工艺,由传统的粗放生产模式,转变为“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无水生产模式,使产品生产过程不经人工刷花、人工下水,避免了产品中残留化学制剂,年节水达30多万方。文登热电厂投资8600多万元,对两台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循环水供暖改造。通过改造,将循环水投入热网系统,使冷却塔散失到大气中的热量和蒸汽得到回收,用于冬季居民采暖。整个供暖期可节约用水15.2万吨。另外,他们投资100多万元,对厂内污水系统进行再利用改造,增设了回收水池和回收水库,实现厂区内所有排水的集中管理和分级使用,将厂区内的生活用水、雨雪排水处理后收集于回收水池,用于制砖用水和喷洒绿化。将循环水池的排污水回收至回收水库,用于循环冲灰和脱硫系统的补充水来循环利用,使厂内各种废水得到充分利用,污水达到零排放。近年来,全市企业在保持企业产值增加的同时,用水量呈递减趋势。
三、严把关口,抓好水污染防治。
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已成为当前城市节水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文登市在抓好节水工作的同时,紧紧抓住城市供水的源头、使用和排放三个关键环节,抓好水污染防治,坚持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齐上,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近年来,在水污染防治上,全市累计投入污染治理资金20多亿元,全市COD排放总量由2000年的4656万吨下降到了2009年的2734.8万吨左右,减少了41%;母猪河、米山水库、小嵛岭水库等市区水源地水质长期保持稳定达标。
二是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继日处理能力8万吨的市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之后,2009年又投资5500万元,启动了日处理能力为2.5万吨的南海污水处理厂建设。
三是加大城区河道整治力度。2008年以来,文登市委、市政府先后投资4亿多元,对抱龙河、柳林河、九里河、泊子河、渠格河、杜营河等城区河流进行多次规划设计改造,制订“治污染、清淤泥、砌堤坝、绿河滨”的整治及延伸整治方案,改造河道20多公里,建成防洪堤65公里,拦水坝16座,蓄水面积达400万平米,进一步改善了城区周边水环境。
四是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城市工业企业产业结构,严格控制用水量大的新建项目,鼓励和支持低耗水、低污染和高效益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强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集中整治了一批长期超标排污、久拖不决的难点问题,近年来,采取果断措施淘汰技术落后、水耗大、效益低、污染重的企业和产品,关闭污染严重,水耗量大的企业3家,拒批有污染的建设项目12个。先后对环境影响较大的10家企业实施了全面达标工程,对其它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对所有企业综合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提高了污水处理利用和达标排放能力。全市确定的重点污染源全部按规定完成了污染治理任务,形成了对水污染违法行为的强大震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