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代表考察无锡供排水设施建设情况
11月3日上午,参加第五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技术设备博览会暨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2010年年会的代表参观了无锡市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供排水设施。
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成立于1954年,目前拥有水厂6座,水源取水口5个,供水能力206万立方米/日,供水服务人口超过300万,供水范围覆盖一城七区1658平方公里,直接用户达90多万户。
2007年5月底,太湖发生了水危机事件,对无锡城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各级政府和领导十分关心和重视无锡供水事业的发展,为确保全市居民的用水安全,实施了长江引水工程,南泉取水口延伸工程,形成了“江湖并举、南北对供、双源互补、安全保障”的供水新格局。
为了确保水质安全,市政府组成太湖水质监测预警中心。积极发展传感信息技术,加强传感网与环保领域的研究、应用、推广,建成了8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太湖布设了21个蓝藻巡视点,沿岸建设了13个蓝藻分布视屏监视系统,配备了一艘太湖水环境应急监测船和一辆环境监测应急车,正在研究利用飞行机器人进行太湖蓝藻监测,同时利用环境卫星加强遥感监测,建立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定时、在线、快速、全天候的水质监测体系,初步实现了太湖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达到了及时掌握水质状况、及时预警预报的目的。
无锡自来水总公司在南泉取水口设立在线监测点,净水工艺增加了15万吨/日的超滤膜工艺,对原有供水调度系统进行更新改造,水质指标全面实行国家新标准106项。同时编制了《无锡市近期安全优质供水工程方案》。决定对南泉水源厂实施预处理工程,对中桥、锡东、雪浪三座地面水厂实施深度处理工程。目前无锡水司所有净水厂已经全部实现了排泥水处理工艺,已真正成为无污染的“清洁生产”企业。
无锡水司水质检测中心作为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的一员,具备了集饮用水、矿泉水、纯净水、地面水、污水、底泥等8类产品200项指标检测能力,能够向社会提供第三方公正性数据,检测能力和硬件设施处于同行领先水平。在硬件提升的同时,监测站针对太湖水特点,对检测能力进行深度挖掘,使监测站在藻毒素及其代谢产物、致臭物质、生物稳定性、Ames致突变试验和有机污染物等指标的检测方面达到了一流水平。
无锡市排水总公司成立于1986年8月1日,下属三座污水处理厂主要承担主城区320平方公里内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目前处理规模为40万吨/日,年底将达到65万吨/日,出厂水水质全部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执行;污水管网1350多公里,2009年上半年已基本实现主城区管网全覆盖;建成中途提升泵站87座,服务人口130万。
参观的城北污水处理厂一、二、三期工程均采用奥贝尔氧化沟为主体的A2O除磷脱氮工艺,在升级改造工程中增设了碳源投加系统、同步化学除磷设施和转盘过滤装置,四期工程采用国际先进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经生化处理后由膜抽吸泵提升至臭氧消毒池消毒脱色,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同时,城北厂运用生态净化技术,因地制宜建造人工湿地,模拟自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实现污水的自然净化。
据了解,三座污水处理厂已多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城市污水处理厂和运行管理先进单位,污水厂工程建设全部荣获全国市政工程金杯奖。公司研发的污水管堵头装置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除磷脱氮提标改造技术攻关示范科研项目成果全部通过江苏省建设厅专家组鉴定
无锡市供水排水企业在省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以崭新的姿态,为无锡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再铸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