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协 | 协会机构 | 协会动态 | 水业新闻 | 热点专题 | 行业手册 | 招标信息 | 会展信息 | 学术论坛
企业之窗 | 求职招聘 | 行业论文 | 行业专家 | 书籍下载 | 工程范例 | 行业分析 | 下载专区 | 会员专区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协会制度
     组织机构
     第一届理事会
     主要领导
     省级协会
     协会会员
     联系方式
    水协机构           更多
 秘书处
 科学技术委员会
 供水专业委员会
 排水专业委员会
 节约用水工作委员会
 设备材料工作委员会
 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
 企业文化工作委员会
    协会会员            更多
北京市城镇供水协会
辽宁省城镇供水协会
天津市供水管理处
天津市城镇供水协会
河北省城镇供水协会
太原市自来水公司
呼和浩特市自来水公司
包头市供水总公司
    地方水协            更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天津市水协
  上海市供水行业协会
  内蒙古水协
  山西省城镇供水协会
  黑龙江水协
  吉林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江苏省城镇供水协会
供水行业抗震救灾工作总结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发布时间: 2008-07-15  【进入论坛】


水协秘字〔2008〕32号

关于印发《供水行业抗震救灾工作

总结》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协,各有关单位:

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以后,各地方水协和全国各地的供排水企业及相关的设备材料生产企业,在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的组织协调下,积极行动,派出人员和队伍,支援四川地震灾区进行城镇供水设施的检漏和抢修,并组织捐款和捐赠设备、物资等,做了大量工作,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和感人事迹。为了总结成绩和经验,宣传和鼓舞全行业,更好地推进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将《供水行业抗震救灾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供工作参考。

附件:城市供水行业抗震救灾工作总结

                            

 二○○八年七月十日

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城市建设司。

 

 

供水行业抗震救灾工作总结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四川省城镇供水设施造成了重大损失,都江堰、北川、什邡、绵竹、汶川等21个重灾县市的水厂震损、管网断裂,造成城区大面积停水,有的市县震后管网漏损率高达80%以上,灾区居民及救援部队面临严重的饮水困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下,各地同行与四川省供排水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顽强奋战,共同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谱写了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水行业在巨大自然灾害面前团结奋斗的新篇章。

一、基本情况

1、紧急行动,确保供水。

为保障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川省水协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建设厅的领导下,把恢复城镇供水,确保灾区居民和救援队伍的饮水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为国家和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正确决策发挥了行业协会作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大抢修供水设施工作力度,尽快恢复城镇供水,对失去抢修、维修条件的安装临时供水设施,对无法安装供水设施的调动消防车和水车送水;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制定了原水可能污染的多种应急处理方案,加大混凝剂和消毒剂的投加量,确保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三是为解决灾区饮用水安全问题,省水协及时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国水协请求紧急支援消毒药片;四是组织省内灾情较轻的城市组建了7支抗震救灾应急供水抢修队,配合省外队伍,共同组织抢修,恢复灾区供水。

成都水司在灾后将关注点放在了原水安全上。大灾后的水源安全如得不到保证,直接影响广大居民和救援人员的安全和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成都水司争分夺秒,组织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和应急手段,紧急调整提高出厂水余氯指标,加强对原水的巡视,增加频次,延长巡视距离。各个水厂从以前的每周巡视原水变为每日巡视,并且从水源保护区上游2000米的范围延长到了15公里,每个水厂都在取水口设置了监测点,并且有一系列先进的在线仪表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水质数据。成都水司还配备了活性炭、高锰酸钾、碱液、次氯酸钠等应急水处理药剂,应对地震后可能出现的水质恶化,做到了有备无患。

绵阳水务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在大灾后两个小时便紧急恢复3000立方米/每小时的供水,尽最大能力满足市民最基本的生活用水需要。在全力恢复城市供水的同时,绵阳水务集团还组织供水抢修人员和送水车,支援重灾区北川县沿线受灾群众,又为绵阳城区受灾群众救护中心紧急安装临时供水设施,保证了受灾群众临时生活用水的需要。绵阳水务集团还主动接纳安置北川、平武等灾区自来水公司职工及其家属,积极组织员工为受灾群众捐钱献物,共度难关。

绵竹市距汶川县24公里,是重灾区,受地震影响,全市47公里的供水主管网8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26公里水泥管和8公里灰口铸铁管损失较重。为保障安全供水,绵竹供排水总公司在人口聚集地区临时接通1600米管道,安装180个水龙头,打开80个左右的消火栓临时供水,再加上各地支援的送水车20多台,基本保障了市民和各地救援人员的用水。

在四川省供水企业的积极自救下,在全国各城市供水检漏抢修突击队伍的帮助下,灾区城市恢复供水的情况取得了显著效果。全省地震重灾区除北川县外,20个城镇的供水已基本得到保障。6市14县恢复主城区供水达85%以上,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最快的速度保证了灾区广大军民的用水。

目前,灾区的供水企业不计成本,确保城市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保证供水安全,无偿提供灾民用水,环境用水,为保证灾区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灾区供水企业的职工不顾家庭的安危,冒着余震的威胁,冒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始终坚守岗位,夜以继日地抢修管道和损毁的设备,安装临时供水管道和临时供水点。在领不到工资的情况下,还去安置投奔而来的同行。他们舍小家,保大家,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大灾有大爱的博大胸怀。

2、紧急动员  组织抢修

中国水协从5月17日开始,以水协秘字〔2008〕15号、16号、17号连续三个文件,紧急通知济南、郑州、绍兴、北京和上海、浙江等地供水企业和行业协会,对口支援四川灾区的德阳、绵竹、都江堰、绵阳和江油、大邑等县市,执行供水管网检漏和抢修任务,时间暂定两周,5月20日启程,并明确要求自带相关的检漏和抢修设备及所有必需的生活用品及药品,要求支援单位做好出发前的思想动员工作,抢修队伍在路途和救援现场务必注意安全。

济南水司、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仅用半天时间,郑州水司、上海水协也只用一天,就做好了出发前的一切准备工作。5月18日下午,济南刘衍波副总经理一行20人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5月19日,郑州水司张可欣副总经理、上海水协陈正兴会长、岑国相秘书长,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方波分别率队赶赴灾区。20日, 绍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也赶赴灾区。

在这次组织管网检漏和应急抢修队伍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地方水协和一些水司纷纷致电中国水协,请战的电话不断,职工踊跃报名,都表明已作好一切准备,随时听候命令,奔赴灾区。平顶山水司主动提出与郑州水司并为一队,重庆、大连、武汉也主动参战。江西南昌水司以志愿者身份给灾区送去10万瓶纯净水,并帮助灾区抢修供水设施。

5月22日,根据四川省水协的要求,震中汶川和重灾区什邡道路已通,要求派队伍,中国水协即请沈阳、南京、扬州队伍马上出发。南京、扬州队伍乘飞机及时到达,但设备仪器困在铁路抗震救灾的专列上,设备一到马上投入了紧张的检漏和抢修工作中。沈阳组成“抗震救灾铁军”深入汶川重灾区执行应急抢修任务。由于余震道路受阻,他们服从命令,暂驻大邑,进行检漏抢修,汶川道路一通,即刻开赴震中汶川。

在这次支援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大量先进事迹,水行业的同志们用血汗和忠诚在四川大地上谱写了一曲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时代赞歌,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北京自来水集团在地震发生后,紧急号召所属各单位组织进行捐款,共募集资金427176元。同时又紧急调拨30万枚饮用水消毒药片,捐献给四川,用于灾区紧急用水消毒。援助灾区的这批消毒药品是北京自来水集团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储备,是突发供水事故的保障物资。按照饮用水的投加剂量计算,30万枚药片可以消毒水量为15000立方米,以每人一天3升用水量计算,能够对150余万人3天的用水量进行消毒。接到中国水协下达的检漏抢险通知后,集团立即组织了由方伟等五名管网检漏和应急抢修业务骨干组成的小分队,备齐了相关物资。19日上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君乐,总经理徐维浩,副总经理刘锁祥,董事会秘书王佩玲等领导前往供水分公司为小分队送行。集团领导指出,抢险小分队是集团七千职工的优秀代表,希望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光荣的使命感,发挥专业优势,完成好此次任务,带去集团全体职工和首都人民对灾区的深情厚谊。大家到达后要抓紧开展工作,配合当地水司抢修管线,恢复供水。集团领导嘱咐小分队的同志们要注意自身安全,在完成救灾抢修任务的同时,尽可能地安排好生活,集团将给予全力的支持。北京的小分队于19日到达四川省大邑。先后在大邑、雅安两县工作11天,共巡查管线77公里,监听各种设备井662个,查出管线漏水119处。他们忘我敬业、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当地同行和群众的好评。

上海水协会长、秘书长亲自率供水驰援救灾队于5月19日抵达绵阳。顾不得休息,就与当地水司研究检漏方案,分别为江油、绵阳、安县和安县的安昌镇、游仙、长虹基地、三台县、梓潼进行管道检漏。截止5月27日,巡检供水管网168.1公里,检出漏点102个,经抢修基本恢复了正常供水。队长徐新旋同志,爱人在队伍出发前几天患大病住院开刀,但他以救灾为重,隐瞒真相,毫不犹豫的随队出发,直到公司领导上门慰问方才知道。徐新旋同志还为绵阳水务集团讲解传授巡检、听漏、仪器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知识,进行传、帮、带。最值得敬重的是上海供水协会会长陈正兴,不顾72岁高龄,亲赴抗震救灾一线,与队员们一起打地铺,睡帐篷,每天坚持在第一线指挥协调抢修工作。5月23日,陈会长驱车前往江油市,了解江油地震后的供水状况及志愿队员现场检漏情况,并对大家的工作给予技术指导。直至凌晨三点才返回驻地。陈会长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中总是抽出一点时间走近受灾的北川供水行业家属安置点的帐篷内,开导在地震中失去亲人以及从废墟中被救出的孩子,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学好本领,建设好自己的家园,不辜负全国人民对灾区少年儿童的关怀。老领导以身示范、亲临一线,极大的鼓舞了队员们的斗志。

郑州水司20日到达绵竹市。随即开展对当地供水管网的测漏和抢修工作,并为灾区铺设临时供水管道和安装临时饮水点。为加快临时供水工程进度,河南水协又先后派出了安阳、中原油田和开封水司参加绵竹市的供水抢修工作。5月26日,郑州水司给抢险队送去了后续供给和施工设备,同时又增派了设计人员,为四支供水抢修队伍绘制了详实的施工图和竣工图。郑州水司测漏人员手把手的指导绵竹水司有关人员学习操作新测漏仪。完成检漏和抢修任务后,郑州供水抢险突击队积极地与绵竹市供排水总公司联系,开展了一次为期两天的检漏业务知识培训。在检测现场手把手地培训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着重对设备的性能、设备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保养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之后,双方又以“供水管网漏水的特点及漏水检测的经验”为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平顶山水司20日刚到广元,就接到将发生6-7级余震的预报,抢修队员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完成了在广元的检漏抢修任务后,又和省水协县镇委的代表长葛水司一起参加了广元水司对重灾区青川县的供水抢修工作。此时青川余震不断,但平顶山、长葛水司仍坚持工作。长葛水司将县镇委募集来的5万余元资金全部用于购置供水施工设备材料,捐赠给青川水司。河南省水协在这次支援四川的救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组织协调作用,派出6支队伍共计110人参加灾区管网检漏和抢修,并建立了每晚例会制度,及时交流情况,查找不足,分析抢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下一步工作,并及时将情况上报有关单位,圆满完成了绵竹市供水检漏和抢修任务。截止6月2日,河南省共巡查管道106.3公里,检测漏点84处,修复主干道漏点9处,修复损坏消防栓13处,安装临时饮水点211个,敷设供水管道182343米,安装或更换阀门、三通等95处,用挖掘机平整可搭建2000个帐篷的场地,挖掘土方300立方米。

济南水业集团的队伍19日下午第一个赶到德阳灾区,并与德阳市自来水公司共同组成了技术咨询、安装抢险、管网探漏3个工作小组,迅速开始工作。截止5月27日,济南抗震救灾抢修队共完成安装大口径管道440余米;安装临时管道1170米,巡检管道180余公里,发现漏点81处,修复78处。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保证了德阳市供水设施的安全,使绵竹市、什邡市所属的23个乡镇恢复了临时供水,解决了灾区近三万人的用水问题。

绍兴市水务集团组建了12人的供水抢修突击队,于20日上午分乘两辆装载供水抢险设备和物资的抢修车,奔赴四川都江堰。队长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海根担任,队员中有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沈刚等。经过五天五夜、昼夜兼程赶到的抢修突击队分成检漏、抢修、后勤3个小组,各司其职开展工作。队员们采用夜听漏日修理的工作方法,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共发现漏点90处,关阀70余处,巡查各类管线200多公里,修复重要漏点12处,为民特别服务约20余次,恢复都江堰市离堆公园、都江堰景区、梧桐花园小区、幸福公园等灾民安置点和各生活小区的正常通水,目前有人居住的生活小区已全部供上水。

武汉市水务集团23名供水抢修人员于5月19日早晨6时出发,奔赴四川都江堰市和彭州市。供水抢修队分为四个专业组,分别负责水厂生产运行与管理,管网维修、检修,漏水检测和水质检测。水务集团还专门调配了15吨PE管和30吨球墨铸铁管,以及3台热融机和供水设施抢修急需的配件共6卡车物资与抢修人员同行。他们每天巡查的管线都在20公里以上。查漏组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巡查完了彭州100多公里的管线,并在DN800的大口径干管上查出了两处大漏点,圆满地完成了巡查任务,得到了彭州市民的称赞。

 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和扬州自来水公司共同组成15人的江苏水协抗震抢修救援队,到什邡市落水镇协助检漏和抢修。洛水镇震后供水仅靠水泵直接抽井水打到临时管道供水,供水点极少,而震后该镇有一座救护能力较强的医疗站和药品储存、发放的枢纽站,救援人员和灾民集中,天气炎热,为解决供水问题, 检漏抢修队伍携带价值上百万元的检漏抢修设备,配合洛水镇水厂增加安装7-10处临时供水点,安装口径110毫米至50毫米的 pvc临时管道15000米左右。现场施工条件很差,路面有很多碎砖和碎水泥预制板,距救援队施工点不到2米处就是危房,遇到较大余震,极有可能倒塌。检漏抢修队一边安排人员注意那些稍有震动就会坍塌的房屋,一边紧张地加快施工速度。完成落水镇的抢修任务后,救援队来到什邡市,又投入到紧张的管道抢修工作中。

辽宁水协成立了以中国水协副会长、辽宁水协会长、沈阳水司总经理张国祥为组长,大连、鞍山、抚顺、锦州等地自来水公司一把手为副组长的“支援灾区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抢险救灾工作方案。辽宁省供水行业全力以赴为抗震救灾组织技术力量及物资和设备等,一旦中国水协有指令,将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之中。李振东会长和四川省水协决定让沈阳水务集团承担重灾区汶川的检漏和抢修工作。张国祥总经理每天与李振东会长通话,询问出发时间。集团公司在广大干部职工中作动员,组织管网测漏、设备和管网维修、水质处理等方面专家,并调集大量灾区急需的供水物资,随时待命。24日早八点,省建设厅厅长助理刘志宏、市总工会副主席邵敬联、团市委书记邢鹏等领导与总公司干部职工近百人,为第一批赴四川汶川灾区供水设施抢险队送行。出发后他们日夜兼程,直奔四川省汶川县。因余震不断、山体滑坡,通往汶川的道路不通,抢修队又接命令先去大邑县。早上七点,抢修队就开始了工作,每天工作到深夜,3天共巡线3.8公里,检查阀门井200余个,查出明漏7处,暗漏11处,每日减少漏水2000立方米。汶川的道路一通,抢修队又立即挺进汶川。队员们冒着余震后的山体滑波、泥石流发生的危险,一路颠簸,两天后到达汶川。截止到6月2日,抢修队安装了4公里管道,查出漏点7处,更换2眼井的机电设备,维护维修阀门4个,编制化验室的重建方案,并协助审查灾民供水应急预案。在沈阳水务集团抢修队的帮助下,汶川恢复80%的供水。

各地的队伍在18天的供水抢修工作中,累计检出管网漏水点525处,修复漏点209处,巡检管道657.6公里,并为当地政府设置的临时居民点安装供水管道38221米,新装居民饮水点419处,安装更换阀门27处及其他工作,为恢复灾区的供水及震后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及四川省建设厅、四川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3、快速高效  组织援助

地震发生后,出差在外的中国水协会长李振东和常务副秘书长刘志琪立即用手机向四川省水协和成都、绵阳自来水发出慰问信,并立即赶回北京。李会长亲自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刘志琪常务副秘书长领导秘书处具体办理有关工作。在震后短短的7天时间里,协会秘书处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工作,在政府和企业间,在灾区和全国供水同行间搭起了信息平台,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在抗震救灾工作期间,中国水协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地震发生后,李会长立即让协会设备委了解全国管道生产厂家现有的管材种类、库存量、口径和联系电话,并在协会网站上发布,一旦灾区需要,可立即和有关厂家联系。同时,为解决灾区的饮用水问题,了解目前国内生产的小型净水设备的货源、库存和生产状况。

2)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邵益生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国水协驻前方代表,一直在四川配合省建设厅、省水协抗震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重灾区城镇的应急供水、管网抢修和水质检测等工作。后期协会又增派丁五禾副秘书长前往灾区,协助协调和沟通救援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水协前方代表,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灾区,了解灾情,代表中国水协慰问供水检漏和抢修人员,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3)中国水协代表全国供水排水行业,向地震灾区的供排水同行发出慰问电,向受灾的城市供排水企业及全体员工表示诚挚慰问,向在抗震救灾一线日夜奋战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并表示协会已紧急动员,做好在各方面支援灾区的准备,一旦灾区需要,协会将立即予以全力帮助。

4)根据四川省水协的请求,常务副秘书长刘志琪组织协会秘书处和生产厂家,两次累计向四川灾区运送80箱(102万片)饮用水消毒药片,共计2240公斤。并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国家民航总局协调,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抗震救灾绿色通道,及时将消毒药片运送到灾区,为灾区的安全供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5)下发9份紧急通知,组织管网应急检漏抢修队伍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协会15号文件下发的第二天,北京、上海、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河南等十省、市水协,在最短的时间内共组织了27支检漏抢修队伍,仅河南省水协就组织了8支队伍集结待命。很多省市水协、供水企业纷纷向中国水协请战,表明已作好准备,随时听从中国水协安排,奔赴四川,协助抗震救灾。

6)中国水协先后组织上海、北京、重庆、山东、浙江、江苏、辽宁、江西等21个省(市)水协,共组成了49支城市供水管网检漏抢修队伍。北京、济南、郑州、沈阳、绍兴等城市的22支队伍奔赴四川地震的重灾区绵阳、德阳、雅安、广元、都江堰、大邑、江油、绵竹、青川、汶川、理县、茂县等县市。另有广东、山西、宁夏、河北、安徽等10个省市的27支救援队伍作为后备随时待命。各救援队伍到达指定地点后,不顾旅途疲劳,冒着余震的危险,立即投入到灾区供水的检漏和抢修工作。

7)利用网络和报纸,做好抗震救灾宣传工作。协会及时将各地的动态,抢修队员们的工作业绩,在协会的网站上和报纸上宣传。各地积极配合,如河南和上海水协,几乎每天都有材料,报道他们在四川的工作进展和感人事迹。

8)积极主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系,多次书面及时将灾区情况报告给仇保兴副部长和有关司局,取得部领导对协会工作和对抗震救灾供水抢修工作的支持。

9)向全国总工会汇报供水行业在抗震救灾中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全总的充分肯定,并向全总推荐了最后留在灾区的郑州市自来水公司、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和绍兴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支队伍,作为全总的表彰单位,荣获了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的“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 ”荣誉称号。

10)组织协调会员单位欧泰华公司的捐赠。5月14日欧泰华公司就给灾区捐赠了5台大型水消毒设备,价值约100万元人民币,供灾区水厂饮用水消毒使用。

11)在中国水协的号召下,经过水协设备委的多方呼吁,广东联塑科技有限实业公司捐赠了价值300万元的PE管材,深圳思瑞曼精细化有限公司提供了两套价值100万元的二氧化氯发生器,浙江玉环净化集团捐赠了价值80万元的一体化净水设备,浙江中财管道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价值50万元的管材,安徽铜都阀门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7.5万元的阀门,武汉大禹阀门有限公司捐赠2万元的阀门,广东顾地塑胶有限公司、江西三川水表有限公司等设备材料厂商也表达了捐赠的意愿。

12)为了给灾区重建募集更多的设备和管材,5月28日,李会长到江苏江阴参加了“全国非金属管材选型与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会上介绍了四川灾区城市供水系统的受损情况,再次向净水设备和供水管材厂商发出募捐倡议。

13)5月29日,为落实国务院对口支援的统一部署,经四川省建设厅和省水协同意,协会明确对灾区城市供水的救援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由全国各支援省市统一对口四川受援的市、县,中国水协不再直接派队伍。请各地做好已经在灾区的供水检漏抢修队伍与后续支援队伍的衔接,避免影响灾区的供水抢修和恢复重建工作。有关城市供水企业的管网检漏和抢修队伍,下一步支援灾区的工作服从所在省、市政府的统一安排。

二、几点体会

1、全国供水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参加供水检漏抢修的人员,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同心同德、团结奋斗、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永远鼓舞全行业,并将永久的载入史册。

2、上海水协,郑州、绍兴、沈阳等城市的供水抢修队伍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发挥了党组织在抗震救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救灾抢修工作中,共产党员冲在一线,战斗在一线,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险时候豁得出去,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河南省6支队伍中有28位同志在抗震救灾一线向党组织递交或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郑州、平顶山、长葛、安阳等水司共有28名队员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

3、中国水协在网站上开辟了抗震救灾专栏,图文并茂地报导各地抗震救灾情况。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东方今报、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派出记者随队采访,沈阳市也有2名记者随队采访,供水节水报也派记者到救灾现场。记者们进行了大篇幅、持续的、深度的报道,对于宣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发挥了重要作用。

4、各城市的管网检漏抢修队伍中不少同志每天工作时间都在十五、六个小时以上,轻伤、小病不下火线,饿了吃方便面,困了睡帐篷,不顾余震的威胁,垃圾腐臭,蚊叮虫咬,满身泥水,满眼血丝,困难重重,危险重重,而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怨言,依然战斗在一线,充分展示了在危难时刻,我们中国人的吃苦耐劳和勇于奉献的优良品德和高尚的民族精神。

三、几点建议

1、尽快开展应急评估和震害调查,为恢复重建奠定基础。

受灾地区城市要尽快组织力量开展应急评估和震害情况调查,对受损害的供水排水,包括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震害评估和鉴定,提出评估情况报告,为灾后恢复重建打好基础。要对这次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及实际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问题,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2、做好灾后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灾后重建规划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已经颁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有关部门牵头指导和配合协调地方政府灾后恢复重建的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三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进行。作为城市生命线的供水、排水专项规划要抓紧编制,使恢复重建工作依据规划有序进行。

3、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充分发挥城市公共供水设施能力。

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城市范围内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控制自备井的开采,充分发挥城市公共供水设施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供水规划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新建项目的规模,保证用水需求,并合理落实供水设施建设资金,避免全部由供水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4、做好灾区过渡安置房的供水计量,并落实水费资金来源。

各地援建灾区过渡安置房的配套供水设施建设,应注意安装计量设施,在保证灾民基本用水的情况下,做到计量用水和节约用水,避免浪费。关于过渡期的水费问题,在无法向灾民收费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应当考虑给予供水企业适当补贴,保证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转。

5、建立城市公共供水应急储备基金

当前,洪水、冰冻、地震灾害及水污染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同时,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建议建立城市公共供水应急储备基金,来源可以从水价中加收,也可以来自各种捐赠等,并制定办法,加强管理,以备突发事件时的使用。

6、加强灾区水源保护及水质监测工作

灾区供水企业要配合环保、水利等部门做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监测。要加强对出厂水、管网水及龙头水的水质监测,重点加强对出厂水和管网末端水的余氯、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耐热大肠菌群等指标的检测,根据水质情况,适当增加检测频率,切实保证供水水质安全。

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全国水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用积极的行动,向灾区人民献上了最真挚的感情和最淳朴的爱心,谱写了一曲相互配合、众志成城、恢复供水、重建家园的动人乐章。地震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爱心却让民族精神得到了空前的凝聚和升华。

二OO八年六月二十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9164号-1 京ICP备12049164号-2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05
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导航 - 投稿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