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刘科长,你是价格收费管理科科长,你对这次水价调整有什么看法?
刘国翠:这次水价调整,我认为需要让百姓知道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根据目前的价格体系,水价调整是为了百姓的长远利益考虑的。二是通过整体评估测算可以了解到,这次水价调整对百姓生活、企业生产的影响并不大。三是此次水价调整是用户补偿合理的水价成本,而不是将华衍水务的亏损或是不合理成本转嫁到百姓身上。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华衍水务提出的水价亏损成本差是6角钱/吨,而此次调整平均只补了3.5角钱/吨,我们综合考虑全方面情况履行了调控的职能。
主持人:松陵镇梅里村村主任陈昶也是今天的特邀嘉宾,他是代表农村市民来的,你有什么意见,请你发言。
陈昶:因为突然接到镇上会议通知,我去了一下,才来这里,迟到了。来前,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会把关系到老百姓民生大计的水务这块交给一家外来的公司负责?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我觉得我的想法是多余的,我理解了政府的苦心。的确,基础设施的投入压力是非常大的,为了让吴江人民喝上优质的太湖水,华衍水务从接手到现在,已经投入了十几个亿,这样庞大的成本资金如果全部由政府承担,那是多么大的压力啊。所以我现在完全理解了政府的这一行为。本来,对这次水价调整还有许多疑问,刚才听了各方介绍,没了,我完全同意上调。
以前我们老百姓对华衍水务付出的努力的确不是很了解,这都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我建议华衍水务在宣传方面一定要多做工作,让我们的沟通更顺畅。回去后,我也会帮助华衍水务多做解释,让我们相互之间更多一些理解。同时,我也相信,在华衍水务的努力下,我们在吃水用水方面,会有进一步的保障和提升。
主持人:周委员,你听了后有什么想法?
周建英:我原先的想法都得到了解释,老百姓有想法也是因为对情况不了解。我回去可以当个义务宣传员,做好解释工作。同时,我要感谢这次沙龙,也要感谢华衍水务做了不少好事。
主持人:今天的沙龙很成功,感谢各位的开诚布公,会心理解。
水自天授,乃是生命之源,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非常重要的公共产品。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江河的天然之水常常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便成了人们的生命之水。这次水价上涨,充分考虑到了水资源节约、水价改革、水质保障、居民利益、企业后劲和城市建设等众多因素,酝酿充分,程序周全,因而社会各方都能接受。有一些人存在疑问、不理解甚至误解,这是正常的,也不要紧,这是因为人们对具体情况、相关信息不够了解,所以这次新闻沙龙,就是构建一个与市民交流沟通的平台,旨在真正让社会各方与居民百姓“一起明白”水价调整的来龙去脉,明白了就可以消除误会,做到相互理解。事实也是这样,两位市民代表的转变与心声就很能说明问题。这说明信息不对等是误解之源,让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是现代社会管理不可稍懈之事;交流对话是消除各种障碍与不良心态和不同认识的重要方法;而市民百姓只要了解了情况,得到尊重,也是非常通情达理的。
本次沙龙前后进行了三个多小时,气氛热烈,对话平等。从三方嘉宾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围绕水价调整这个话题引申出的一些其它深层问题。比如历史遗留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管网建设时间长,质量差,导致企业产销差增大,改造投入巨大等。比如供水的责任主体问题。按照国家规定,从水源地到用户家庭应当实行一次供水、一个责任主体即水务公司,但现在的小区都是开发商开发的,形成了二次供水的格局。比如立场问题。以利益为基本点,人们习惯于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往往忽视别人甚至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利益,这需要改变。比如信息问题。信息不透明,没能让老百姓知道实情,便会产生许多不应当有的误会。比如气度问题。开放的城市要有开放的胸怀,要有海纳百川的气概。比如责任问题。城市的供水每个居民都有一种责任,不能看成是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事。这些问题在许多领域都会得到表现,也是应当改进的。
水价的调整与用水的改革,总是与时俱进的。虽然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困惑与不理解,但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在任何改革与调整的过程中,我们的政府总是会将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放到最高位置给予充分考虑与保障的,任何企业也会、也必须这样做的。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