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包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都已经举行了水价上调的听证会,其他城市则正处于准备阶段。一时间,水价似乎成为焦点。面对自来水水价的调整,众多人士表示不理解,发出种种声音,那么到底水价该不该涨?面对日益复杂的水源环境问题,新的水质标准已经由原来的35 项增加到106 项,本来水质标准提高是有利于人民健康的好事情,但是根据现有条件自来水厂要提高水质非常困难。成本的负担让众多水企步履艰难。据有关专家分析,若在现有的常规工艺基础上增加臭氧、活性炭、膜等强化或深度处理,可基本保证出厂水水质能够达到新国标。但需要增加大量的资金,再加上配水管网、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需要增加大量投入,企业造血功能又有限,总不能让企业勒紧野裤腰带冶吧。当野裤腰带冶再也勒不紧的时候那么就是水企业的悲哀了。因此笔者认为,在百姓能承受的范围,适当调整水价,使百姓在享受高质量的饮用水的同时享受水企更好的服务质量,并更有利于企业长期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