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
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要点
2014年度工作简要回顾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改革再出发的动员令,《决定》中包含了许多直接关系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指导内容,供排水行业面临着城镇水务体制机制转变、绩效提高最明显、最有作为的时期。编辑出版委充分发挥刊报网以及各会员单位自有媒体的作用,围绕宣传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中心,落实深化改革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加强正面宣传,坚持突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进一步激发和凝聚全行业团结奋进的力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华梦贡献力量。
二、进一步完善充实刊报网栏目的重点内容。编辑出版委鼓励刊报网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总结好经验、好做法,面向读者,服务企业,适时调整报道重点,关注行业改革发展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传播创新精神和改革经验,面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弘扬全国供排水行业表现出的奉献拼搏精神和成绩,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搭建宣传平台,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促进供排水事业的健康发展。城乡供排水事业的发展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供排水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此,编辑出版委着力搭建宣传平台,在积极呼吁加强改善供排水设施现状,推动贯彻实施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过程中,加强与政府部门及主流媒体的互动和沟通,从主观认识、客观需求和实际后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通气,引导树立客观正确的理念和认知,营造良好氛围,促进供排水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鼓励企业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着力提高企业对外宣传水平。据了解,全国主要重点城市已有约30%的自来水企业明确设置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尽管目前这项制度在企业中设立时间不长,在很多地方还只是新事物,但由新闻发言人直面媒体,及时传递有效信息的做法,在当前应对处理突发事件、对外信息宣传等工作中,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很多地方都收到了树立企业正面的良好形象,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的明显效果。对于他们的这些做法和经验,编辑出版委及时进行总结和交流,给予了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五、组织业内报刊交流,调整充实编辑出版委机构。2014年的年会依然延续传统设置了刊报展示台,推荐了一批内容形式上佳的会员单位的自办报刊。
此外,根据编辑出版委的工作实际,在长沙、沈阳两次座谈会上,听取和吸收成员单位意见,一致认为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编辑出版委机构,适当增加委员单位数量,以更广泛地联系广大会员。据此,经这次全委会研究决定,按照六个大区的分布,适当调整充实委员单位组成,努力更多样地开展活动,为会员单位服好务。
2015年度工作要点
一、继续坚持宣传深化改革的大方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鲜明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是前所未有的,现阶段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融汇不断深化,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影响到其他领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合。不同领域的改革可以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快有慢,但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而不能各自为政、畸轻畸重。只有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才能放大改革的效应。
供排水行业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见证了现代社会城市发展的历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供排水事业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强的先导性基础设施。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全行业深入贯彻全会精神,迎来了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编辑出版委要在中国水协的领导下,积极鼓励报刊和网站在对行业改革的历程进行历史性回顾的同时,着力宣传聚焦破解改革的根本性难题,为全行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改革、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宣传的平台,宣传行业改革过程中的成与败、失与得,全面提升企业改革的理性水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二、发挥信息宣传积极作用,努力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
城市供排水是保障城市运行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又无可替代的重要的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城市供排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使城市供排水能力大幅度增长,设施水平显著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工业、农业产生的各种副产物等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供排水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信任危机。
近年来各地频频爆发各类重大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后果严重。甚至由于水源遭受污染而演化成一起又一起的供水信任危机,供水企业往往一次又一次被推上舆论围剿的风口浪尖。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在加强企业管理,重视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供排水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加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关注。对于广大公众来说,尽管上游饮用水水源出现污染,会对供水安全会造成巨大影响,但一般关注的多是身边的自来水是否安全放心以及售后服务保障等问题。因此,优化供水企业的经营环境,不仅只是企业关心,还牵扯到各方面的重视程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把握好舆论宣传的阵地,利用媒体的效应引导公众;要更加重视发挥信息宣传的积极作用,提高信息宣传的针对性,预见性,呼吁全社会关注饮用水源安全;要以较宽的视野,全方位观察和审视有关影响供水安全的问题;信息宣传要更多反映确保供水安全的信息和内容,更多反映密切沟通渠道,主动加强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提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善企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消除影响供水安全隐患的信息和内容;遇到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争取得到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争取社会的谅解与信任,及时排除故障,迅速化解矛盾。编辑出版委要积极鼓励报刊和网站重点报道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和空间,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创新举措,规范制度,提高信息宣传工作水平
设立新闻发言人、规范新闻发布制度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创新宣传工作的重要举措。尽管我国个别领域早已存在新闻发言人,但长期以来,新闻发言人制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003年春,SARS肆虐中华大地,起初政府官员和新闻媒体的集体沉默,暴露了信息公开的局限性。事后反思,深切体会到新闻发布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这种通过定期、定点、定人的方式,及时向新闻媒体披露最新信息,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一种相对稳定规范的公共信息传播机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执政理念的发展,是创新宣传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供排水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社会影响面广,公众关注度高。供排水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向社会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据了解,目前全国主要城市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供排水企业,以不同形式设立了企业专职或兼职的新闻发言人岗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在危机性事件爆发时,面对各路媒体的高度介入,步步紧跟,垄断企业长期封闭性经营方式形成的固有宣传模式和应对机制,显得十分被动,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企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实现进一步整合信息宣传资源,为媒体、公众和企业之间搭建沟通平台。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除抓紧安排消除故障,能够保持与公众的信息畅通,及时配合政府部门做出反应。适时地为媒体提供权威性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尽量避免引起不良社会舆论,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有效掌握舆情,保持社会稳定。这种机制和做法,有助于树立诚信、务实的供排水企业形象,有助于供排水事业的健康发展。
编辑出版委要积极鼓励供排水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勇于尝试和创新,报刊和网站要及时跟踪,重点报道企业创新宣传的新举措,新经验,引导企业做好信息宣传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宣传工作水平。
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近年来,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舆论监督效果日益明显。手机、微博、微信、网民的发展带来了舆论监督的新格局、新面貌。与其他的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具有快速传播、快速聚焦、互动交流的特点,“北京夫妇20年不喝自来水”、“兰州水污染事件”等,一度成为网上热点,消息的迅速蔓延,曾给自来水企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网络舆情危机事件让我们认识到新兴媒体的威力和影响力,其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提高了企业应对处置的难度,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实现现化化管理的重要性,尤其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着力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加快构建完善的企业信息宣传平台,尽快掌握有效的信息宣传手段。通过建立企业门户网站,打开一扇窗户,把网络媒体整合到危机管理机制中,做到未雨绸缪。应对突发事件时,要随时关注网络舆情,对过激言论或负面信息,不再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能及时做出必要的反应。并与各大网站建立起沟通机制,推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总体看,目前供排水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除了少部分企业先行一步,取得较好成绩,大多仍还处于初始化的起步阶段。一般没有形成网络信息化系统,有些停留在信息孤岛状态,难以实现企业内的信息资源共享。造成这一现状,尽管有多方面原因,主要还是对信息化系统建设存在着模糊认识。一些成功的经验表明,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从两个方向入手,信息化建设可少走弯路,收到明显效果。即一个方向建立企业门户网站,一个方向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其中,生产过程和数据处理的信息化,可为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奠定基础,同时为门户网站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公开创造条件。
当前,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信息时代应对挑战的需要,更是企业健康发展、走向长远的必然选择。编辑出版委要积极宣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鼓励供排水企业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增强自身实力;报刊和网站要加强这方面的报道,介绍这方面的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五、加强沟通、开拓创新,不断充实编辑出版委队伍
2014年编辑出版委对委员单位进行了调整充实,按照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等六个大区的划分,每大区产生1个组长单位,更能有效地开展行业活动,发挥行业区域影响力。目前,排水企业占有整个供排水行业的半壁江山,以力求委员单位分布均衡为原则,力争吸收排水企业会员单位参加委员会的工作,使委员单位组织更加具有代表性,有利于编辑委更好的开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