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水协、埃德尔举办的
供水管网分区定量控制产销差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水协 李振东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受中国水协委托,辽宁省水协、埃德尔公司组织召开供水管网分区定量控制产销差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研讨会,在此,我代表中国水协向辽宁省水协、埃德尔公司,向各位专家、各位代表表示衷心感谢。
国祥同志是中国水协副会长,对中国水协工作非常支持,在供排水行业中特别是在东北三省供排水行业中很有影响。面对东北三省供水企业管网漏损率高,他非常关注。今天的会议辽宁水协积极承办,我和国祥同志出席,也可以是中国水协召开的会议,是中国水协和辽宁水协首次组织召开控制漏损的高级技术理论研讨会。
杨帆同志创业的埃德尔公司从事检漏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多年,热心服务供水事业,非常关注供水行业的管网漏损问题,倡导和研发国产化检测设备。同时,还积极组织推荐控制漏损的先进管理经验,本次会议的“论文集”就是杨帆同志会同行业的专家、大学的教授编辑而成的。这次会议不仅对东北三省具有重要影响,对推动全国供水行业管网漏损控制,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城市供水系统是市政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维护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居民和社会的正常用水。水量损失是供水行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也影响到供水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降低产销差、削减损失水量,已成为世界范围水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城市供水系统整体的漏损情况比较严重,,漏损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属于中等偏下,而且地区差异较大。
1、据中国水协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城市供水平均漏损率如下:
年份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漏损率(%) |
15.61 |
16.07 |
16.71 |
17.92 |
16.82 |
18.02 |
18.63 |
17.61 |
17.66 |
表中:2000年至2006年漏损率提高了三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小区管网和建筑物内的漏损量。
2、根据住房和建设部2008年按省统计城市(公共供水)的漏损率和中国水协2009年按省统计的漏损率(2008年度)。
序号 |
城市名称 |
建设部年报(%) |
水协年报(%) |
1 |
全国 |
15.2 |
17.66 |
2 |
北京 |
16.2 |
16.82 |
3 |
天津 |
15.2 |
10.32 |
4 |
河北 |
15.1 |
18.35 |
5 |
山西 |
11.4 |
13.63 |
6 |
内蒙 |
18.1 |
22.66 |
7 |
辽宁 |
32.7 |
32.14 |
8 |
吉林 |
29.9 |
37.71 |
9 |
黑龙江 |
21.7 |
20.90 |
10 |
上海 |
10.2 |
17.47 |
11 |
江苏 |
11.7 |
12.75 |
12 |
浙江 |
13.8 |
13.59 |
13 |
安徽 |
19.9 |
28.33 |
14 |
福建 |
10.6 |
21.28 |
15 |
江西 |
19.7 |
21.22 |
16 |
山东 |
10.7 |
16.75 |
17 |
河南 |
20.1 |
23.33 |
18 |
湖北 |
15.5 |
24.48 |
19 |
湖南 |
17.8 |
19.74 |
20 |
广东 |
14.1 |
13.61 |
21 |
广西 |
14.4 |
15.54 |
22 |
海南 |
14 |
17.32 |
23 |
重庆 |
8.9 |
15.43 |
24 |
四川 |
13.2 |
21.13 |
25 |
贵州 |
14.8 |
19.91 |
26 |
云南 |
14.3 |
23.07 |
27 |
西藏 |
9.2 |
51.00 |
28 |
陕西 |
12.6 |
14.75 |
29 |
甘肃 |
8.2 |
8.62 |
30 |
青海 |
21.6 |
26.20 |
31 |
宁夏 |
11.9 |
13.01 |
32 |
新疆 |
9.9 |
15.39 |
3、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公共供水)的漏损率全国平均为15.2%,其中:漏损率最高的城市为58.7%,71%的省平均漏损率大于12%, 57.7%共357个城市漏损率大于12%,全国因漏损而浪费的水量达到59.6亿立方米,平均每天的漏水量为1635万立方米,比四个直辖市平均日供水量1422万立方米/日还要高。
自来水漏损最为严重的多在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三省漏损情况尤为突出。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漏损最严重的当数辽宁32.7%,第二个是吉林29.9%,第三个是黑龙江21.7%。全国城市漏损率超过50%的共8个城市,东北地区就占了6个,这表明东北三省漏损状况的严峻性。我国漏损的现状也不容乐观,特别在目前国家号召节能减排之际,由于漏损而造成水资源流失现象,更不容忽视。
分析其原因:
第一 历史欠账。一些大城市,历史悠久的城市供水管网老化,管材质量低劣,漏损问题相当严峻。
第二 水价改革滞后。水的价格政策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使供水企业成本倒挂,企业亏损,负债经营,提取的管网折旧资金,满足不了设施改造的需要。还有一些企业由于亏损,不能提取折旧资金,问题更加严重。
第三 地方配套资金不足。2000年以来,国家用国债资金重点支持了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使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任务难度加大。
第四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新区发展配套资金挤占了管网更新改造资金,形成了新的欠账。
第五 扩大了企业管理范围。供水企业原来只抄总表,现在抄到户表,增加了小区管网和建筑物的漏损量。
第六 企业管理薄弱。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针对上述原因分析,公正地说造成供水管网漏损严重的状况,不能都是供水企业的责任,我认为主要因素是经济政策不落实,协会有责任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企业的难处。同时,协会从规范企业行为的自律职能出发,做为供水企业自身也有问题,企业要认真对待,加强管理,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理念,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千方百计的降低漏损,降低产销差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综上所述,辽宁水协、埃德尔组织这次会议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会议以控制管网漏失,降低产销差率、改善供水运行效率、强化企业管理、增强供水企业的竞争力为重点,吸收推广国外分区计量管理(DMA)、水平衡分析管理系统、压力控制系统(PMS)、水力模型(WDM)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交流国内部分水司分区计量管理(DMA)的先进经验,进而推动我国供水行业漏损控制工作,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一些水司也很重视DMA管理的应用,有的公司通过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协会的一些会议上介绍的经验有山西大同市自来水公司,浙江省绍兴水务集团、天津市自来水总公司、浙江大学,这是我直接聆听的经验,我还专门考察了绍兴市水务集团中心市区管理所,他们通过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强化管理,加大管网检漏频率,使该所管辖范围内的漏损降低5%左右。这次会议还将交流和介绍一些先进经验,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和借鉴,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适合我国城市供水特点和国际接轨的供水管网分区定量控制漏损的系统方案。
最后,提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 希望全国供水企业吸收和借鉴国外分区计量管理(DMA)、水平衡分析管理系统,压力控制系统(PMS)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科学地控制供水管网漏损。同时推广应用国内水司的先进管理经验,降低漏损率或产销差率,以节约水资源的效果落实中央节能减排的部署。
二、 希望全国供水企业要树立紧迫感和责任心,制定控制漏损的目标,针对企业漏损现状和措施,实施分级考核,节约奖励,浪费惩罚。供水企业要重视节水工作,以辽宁省为例,如减少一个百分点漏损,就可节约水1842万m3;吉林省如减少一个百分点漏损,可节约水725万m3;黑龙江省如减少一个百分点漏损,可节约水995万m3。三省每年可节约水3562万m3,平均每天就是10万m3,节约的潜力是很大的。建议: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水协把控制和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产销差率做为工作的重点,力争年年有进步。
三、 供水企业要主动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争取政府部门支持,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市老管网改造。
四、 协会认真贯彻节约水资源,落实节能减排工作,把供水行业控制漏损工作列入重要日程,中国水协和各省级水协要总结国内供水企业控制漏损的先进经验,并加以宣传推广,进一步推动控制漏损工作。
谢谢!
二O一O年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