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副市长在主题报告中指出,第十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的召开,是推进珠海城镇水务建设的重要契机。接下来,珠海将围绕“水十条”,主要从水安全保障、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护、水管理提升和水文化弘扬五个方面建设美丽珠海。
仇保兴在开幕式上做题为《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协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题报告。他指出,贯彻“水十条”的同时,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将两者协调起来,是水处理行业内人士必须要面对并且紧迫性的课题。面对城市河道治理的紧迫性和困难,仇保兴介绍了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案例,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截污纳管、引水释污、人工增氧、生物膜净化、恢复自然河道、生态浮床、稳定塘、水下生态修复八种黑臭河道治理方法。并强调以上方法一般都是相互组合,形成综合的治理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海绵城市的功能进行整体规划、整体设计,所以我们就能够有效地来防止污染的反弹。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吹响了全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号角。章林伟对海绵城市政策进行了全面解读。他指出,近年来,住建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并在全国选取典型城市进行试点建设,下一步,还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同时,综合海绵城市的绩效考核评价及时出台了指导意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的探索完善海绵型城市建设思路。章林伟还从规划引领、资金投入、技术支撑和责任主体落实等方面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途径。
国际水协会作为全球水环境领域的最高学术组织,在国际水行业中享有盛誉。David Garman教授长期从事水资源水污染控制以及新技术应用的环境管理等工作。David Garman着眼于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业内嘉宾共同探讨了在变革世界中,供水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曲久辉在水质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领域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技术创新。开幕式上,他重点介绍了基于水生态安全的再生水+。他介绍,再生水+的核心问题是把水当中的物质和能量回收出来,减少环境污染,增强能量和物质的回收。所以,基于能量和物质回收的概念,再生水+具有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属性。并结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维也纳、奥地利等国际上水处理先进国家的前沿理论和技术成果,深入阐述了再生水+的重要内涵和应用。嘉宾们的精彩发言,引起了听众们的共鸣。
根据目前国内外水处理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 4日下午~5日全天集中召开28场分论坛。会议主要围绕海绵城市、智慧水务;供水设施、净水工艺、水质达标与二次供水的技术与案例;城市黑臭河水体综合治理、污水处理与污泥的处理处置;再生水、非传统水源的利用与漏损控制;水系统规划与水景观设计、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的技术及理念等与城镇水务相关的专题展开研讨和交流,并同期举办给排水新技术与设备博览会。


今年是中国城镇水务行业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成立30周年,同时还是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连续成功召开10周年。大会期间,还将召开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二届四次理事会暨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
上一页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