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
召开项目实施启动会
2009年11月3日,由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负责组织协调的“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在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具体组织下,在北京召开了项目实施启动会。参加会议的有各课题承担单位及相关领导和专家共40余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科研处处长陈新;城建司水务处处长章林伟及生态中心科技处处长刘平到会并讲话,会议由中国水协常务副秘书长刘志琪和中科院生态中心杨敏教授主持。

韩爱兴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管理技术是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研究非常有必要,意义重大,希望项目组成员紧紧围绕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凝练科技思路,把工作做好。城建司章林伟处长也认为该项目对于管理部门非常重要,希望各课题能针对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开展研究,取得的成果能真正发挥作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技处处长刘平研究员代表项目承担单位感谢建设部和各课题承担单位的支持和信任,并表示中心将全力以赴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帮助。
在项目负责人杨敏研究员介绍了项目的整体设计框架后,7个课题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进展情况。建设部领导和各位专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与课题负责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邵益生副总师对项目的实施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该项目研究的是管理技术,其成果需要政府和行业来应用,所以,一定要明确服务对象;二是在研究过程中要及时总结成果,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包括数据和建议)要及时以专报等形式上报上级单位,争取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就能有产出,体现出作用来;三是各课题的案例和示范点要有机结合起来,不要孤立地去设置,从而保证资源的有效整合,并提高显示度。
会议在总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以下共识:
1. 各课题尽快细化子课题的实施方案。子课题的实施方案编制和子课题的合同签署应该同步进行,使各参加单位能够充分明确各自需要完成的研究任务。
2. 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各课题之间应该充分合作,对于要进行大面积采样和调查的工作,尽量联合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实现资源共享。目前课题1和2已经确定要进行联合采样;课题2和4要联合进行水厂调查,其它课题有类似需求的,可以尽快提出具体要求,以便尽量纳入共同采样、调查计划。
3. 项目要成立咨询专家组,保证每个课题都有专人进行长期跟踪。专家组的构成将在原定的咨询专家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各课题可以再适当聘请1-2名专家提供课题层面的咨询。
4. 各课题也要召开启动会,通过启动会进行课题的总动员。启动会应通知项目秘书处,并要提供启动会的简报。各课题每月要提交书面报告,项目秘书组汇总后上交水协和水专项办公室。水协要建一个专门的网页反映项目的动态。
5. 课题2和3尽快提交一份关于水源水质标准的建议,以饮用水主体的名义提交给上级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