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5日和3月3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开幕。并分别于13日和12日在京胜利闭幕。在十来天的会议议程中各位代表纷纷建言献策,把来自于基层的呼声传达给了中央。并对08年进行了各方面的总结。面对现今严峻且急迫的水环境形势,两会指出我国将来水行业所要前行的道路,从民生、建设、前景等方面提出重要要求,集全国的力量,致力改善水环境!

投资与建设

对于地方污水处理厂投资热,建设部与国家发改委就2009-2010年中央财政投资污水处理行业的900亿元分配方法进行调整,改变过去由地方政府向发改委和建设部申报项目的作法,拟将900亿元资金全部先行分配到各省,由各省根据分配到的资金和配套资金申报项目,然后由发改委等部门批准。 [全文]

水价与民生

由于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偏高,倍受关注的能源类产品如水价、电价和天然气价格都未能提出调价。而今年以来从全国到地方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路下行,许多资源性、环保性的收费价格调整计划被放缓几年后终于迎来了调价的良机。水价,电价和民用天然气价目前看来都是“涨势已定”。 [全文]

我国水业发展重点应从建设转向管理

据清华大学统计,如果城市水业发展从目前的投资建设为核心转变为以消费、运营管理为核心,不但能获得更好的环境效益,投资拉动经济的效果将至少放大10倍。专家强调,在我国4万亿拉动内需的投资中,去年约有70亿投资用于污水及垃圾处理,今年一季度则有100多亿。短时期内的大量资金注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础设施短缺的压力。[全文]

水利部部长陈雷: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3月22日是第十七届“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第一天,我国纪念这个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水利部部长陈雷2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必须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长率,而用水总量实现了微增长,特别是近10年来,部分地区实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在连续30年农业灌溉用水量零增长的情况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近1.4亿亩,粮食产量提高近50%。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0%两项节能减排指标按年度全部完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