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务大会
|
中国水协
|
新闻
|
专题
|
企业之窗
|
求职招聘
|
会展
|
招标信息
|
行业分析
|
专家
|
书籍
|
行业图纸
|
论文下载
|
软件
|
学术论坛
|
行业手册
|
点评
|
留言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
会员
|
资料搜索
|
业内辩论
|
投稿
|
服务
|
友情链接
|
English
|
王占生,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会给水委员会副主任、
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理事长,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审评专家顾问。1953年清华大学土木系给水排水专业毕业,
留校工作。1960年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研究生毕业,1961年获苏联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清华大
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副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副主任、环境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全国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
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环境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保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
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府专业顾问。
·
小区全面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建议
本文提出了小区全面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建议,并与目前的
分质供水系统进行了经济估算比较和分析。研究结论是,对小
区供水全部采用深度处理工艺,与目前普遍实行的小区分质供
水(仅解决饮用水水质问题)相比,不仅节省了投资供水成本
而且提高了全部生活饮用水水质,便于今后与国际接轨。
·
循环冷却水处理新工艺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工艺
--
前期预膜加臭氧、磁化联合处理。动态模
拟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同时阻垢、缓蚀、杀菌且无污染。
·
不同水源水质的给水深度处理技术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与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集中式生活饮用水
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其水质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Ⅱ类,现将Ⅱ、Ⅲ、Ⅳ、Ⅴ类中耗氧量(高锰
酸盐指数)与氨氮项目中的限值列于表
1......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污水处理与再利用”、“微污染水源
水生物预处埋”、“自来水改善水质与生物稳定性”、“膜
分离与反渗透饮用水净化技术”。曾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
等奖(1989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三
等奖(1989、95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
主编“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一书,持有国家发明专
利:“一种去除低浓度有机污染物的技术”,实用新型专利
“纤维球滤料”、“可调节滤层的纤维球过滤方法”、
“节水型纳滤膜净水器”、“亲水疏油纤维球”等。根据发
明专利在太原化工集团建有24000m3/d城市污水回用示范工
程,蚌埠二水厂淮河水生物预处理10000m3/d示范工程等。
·
王占生等参加内蒙古呼和浩特饮用水新标准宣贯会
·
王占生:控制水污染 地方政府需要改变意识
·
07中日专家交流水处理技术
·
2007首届中国(苏州)水污染与水处理技术研讨会召开
·
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07年年会开幕
·
过滤饮用水 反渗透纯水机正快速走进家庭
·
跨国巨头重新挖掘中国“水商机”
·
平罗邀专家把脉循环经济
·
太湖流域污水深度处理破坚冰
·
新饮用水标准出台 供水面临资金饥渴
·
浙江嘉兴水深度处理技术 微污染水变饮用自来水
·
健康饮水:不必等到口渴才开始饮水
·
专家呼吁重视饮用水安全与健康
《
微污染水源程序饮用水处理
》 《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
杭世珺: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城市排水工程(
管网、泵站及污水厂等)和城市固废处理与处置工程的设计与研究。
李
圭白
:哈工业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院院士,全国高校给排水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是我国最早研究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的学者。
底文件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城镇水网 京ICP备0702468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