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务大会 | 中国水协 | 新闻 | 专题 | 企业之窗 | 求职招聘 | 会展
| 招标信息 | 行业分析 | 专家 | 书籍 | 行业图纸 | 论文下载 | 软件
| 学术论坛 | 行业手册 | 点评 | 留言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 会员
| 资料搜索 | 业内辩论 | 投稿 | 服务 | 友情链接 | English  |     
王占生,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会给水委员会副主任、
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理事长,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审评专家顾问。1953年清华大学土木系给水排水专业毕业,
留校工作。1960年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研究生毕业,1961年获苏联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清华大
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副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副主任、环境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全国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
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环境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保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
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府专业顾问。
·小区全面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建议

本文提出了小区全面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建议,并与目前的

分质供水系统进行了经济估算比较和分析。研究结论是,对小
区供水全部采用深度处理工艺,与目前普遍实行的小区分质供
水(仅解决饮用水水质问题)相比,不仅节省了投资供水成本
而且提高了全部生活饮用水水质,便于今后与国际接轨。
 
·循环冷却水处理新工艺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工艺--前期预膜加臭氧、磁化联合处理。动态模
拟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同时阻垢、缓蚀、杀菌且无污染。
 
·不同水源水质的给水深度处理技术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与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集中式生活饮用水
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其水质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Ⅱ类,现将Ⅱ、Ⅲ、Ⅳ、Ⅴ类中耗氧量(高锰
酸盐指数)与氨氮项目中的限值列于表1......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污水处理与再利用”、“微污染水源
水生物预处埋”、“自来水改善水质与生物稳定性”、“膜
分离与反渗透饮用水净化技术”。曾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
等奖(1989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三
等奖(1989、95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
主编“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一书,持有国家发明专
利:“一种去除低浓度有机污染物的技术”,实用新型专利
“纤维球滤料”、“可调节滤层的纤维球过滤方法”、
“节水型纳滤膜净水器”、“亲水疏油纤维球”等。根据发
明专利在太原化工集团建有24000m3/d城市污水回用示范工
程,蚌埠二水厂淮河水生物预处理10000m3/d示范工程等。
杭世珺: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城市排水工程(
管网、泵站及污水厂等)和城市固废处理与处置工程的设计与研究。

圭白:哈工业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院院士,全国高校给排水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是我国最早研究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的学者。
底文件